疾病专题 >> 外科 >> 泌尿外科 >> 肾癌 >> 肾癌诊断

警惕无症状性肾癌

http://zhuanti.qm120.com 2008-08-21 13:20:26

关键词:肾癌诊断,无症状性肾癌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是最常见的肾恶性肿瘤。60岁以上为发病高峰,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2:1。肾癌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增加,有年轻化趋势,病因尚不清楚,与吸烟有关,有家族发病倾向,有些研究表明与第三对染色体的缺失和易位有关。“血尿、肾区疼痛及肿块”是本癌的三大症状(三联征)。但近40%的病人临床上缺乏全部三联征,仅出现其中一部分及其他全身症状。此类其它症状主要由肾癌的内分泌活动引起,如高血压、高血钙、发热及贫血等。在常规体检或进行其他疾病检查时被“无意中”发现的病例,一般认为占目前肾癌病人的30%以上。按WHO肾肿瘤分类(1998),肾细胞癌可分为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嫌色细胞癌、梭形细胞癌(肉瘤样癌)、囊性肾细胞癌和状癌。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为肾细胞癌中最多见的一型,约占全部肾细胞癌的3/4。此型因癌细胞胞浆中含丰富的脂质及糖原,在常规切片染色中溶解从而致癌细胞胞浆空亮而得名。
  典型临床表现、肾外症状表现、转移症状是肾癌诊断的线索。常见的检查方法有:B超,CT,MRI,肾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肾血流功能显像。B超:一般作为肾癌的首选诊断方法,具有无创,快速,简单,便宜的优点。对1cm以上的肾癌诊断的准确率达90%以上。肾癌一般表现为中低回声,有时肿瘤边缘或区域内有强回声钙化表现。近年来,彩色B超的发展,对了解肾肿瘤的良恶性,以及有无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癌栓有重要意义。CT:在肾癌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目前肾癌诊断过程中必做的检查。它可明确显示肿瘤的大小、范围、有无侵犯邻近组织器官、肾静脉,腔静脉有无癌栓、淋巴结有无转移。对肾癌的术前分期较为准确。增强CT较平扫更能清楚地显示肿瘤病灶,一般肿瘤增强程度没有正常肾实质明显。MRI对肾癌的诊断准确率为90%,但是对直径小于3 cm的肿瘤及囊性占位不如CT。但其对肾癌侵犯周围脏器的情况容易查明,尤其对肾癌伴肾静脉,腔静脉癌栓及淋巴结转移者更具有特别意义,甚至取代过去的下腔静脉造影检查。肾动脉造影对早期肾癌的诊断及定位有重要意义。对巨大肾癌行肾动脉造影加肾动脉栓塞术,48小时后手术,可明显减少手术中出血,有利于彻底切除肿瘤。对不能切除的肿瘤也可作为一种姑息治疗手段。目前肾血管核磁水成像可媲美肾动脉造影,有无创的优点,减少患者痛苦,主要用于手术前了解肾血管分布,对开展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有重要意义。放射性核素肾血流功能显像:能够准确了解双肾血流和功能情况。肾癌应与肾囊性病变尤其是囊肿恶性变鉴别,如双肾肿大、血尿、腰痛时多为多囊肾,常伴有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较易鉴别。B超对鉴别肾脏囊实性肿块有重要意义,但是复杂性囊性肾癌有时与复杂的肾囊肿很难鉴别。必要时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穿刺液作细胞学检查,穿刺液为血性,找到瘤细胞,甚至囊肿造影显示囊壁不光滑,提示有囊性肾癌的证据。CT扫描可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相鉴别。与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肾腺瘤以及肾嗜酸性细胞瘤难以鉴别,常需术后病理确诊。
  根治性肾切除术是目前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经确诊并排除远处转移,对侧肾脏功能正常应立即施行。术中切除患肾及大部分输尿管、肾周筋膜、脂肪及肾门周围淋巴结,如累及肾上腺,也应将其一并切除。如瘤体较大,术前24小时可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应在术中一并取出。免疫治疗: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发展。常用7-干扰素(IFN-7)、白介素-2(IL-2)、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细胞)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或联合用药。肾癌对放射治疗不敏感,化学治疗也无明显满意效果。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