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内科 >> 消化 >> 消化道出血 >> 消化道出血相关搜索

上消化道出血诊断

http://zhuanti.qm120.com 2007-10-11 16:56:51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曲氏(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上段空肠病变出血,亦属此范围。为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占内科住院病人的2%~3%。以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门脉高压最常见。临床上,对出现急性循环衰竭症状(在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经输血才能纠正的上消化道出血者称为大量出血。仅有呕血和黑便,但不伴有循环衰竭症状者称为显性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亦可根据是否为静脉曲张所致分为非静脉曲张和静脉曲张性出血。

一、出血的病因
对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应首先治疗休克,然后努力查找出血的部位和病因,以决定进一步的治疗

方针和判断预后。
(一)病因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是上消化道本身病变所致,少数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但血管异常引起的出血较少见,诊断时比较困难)。

1.上胃肠道疾病

(1)食管疾病    食管炎、食管癌、食管溃疡、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症、食管化学及机械性损伤等,另外还有放射性损伤。

(2)胃部疾病    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胃癌、胃粘膜脱垂、胃血管异常、胃良性肿瘤、胃术后病变、胃粘膜横径小动脉畸形、胃结核、胃克罗恩病、胃血吸虫病、胃异位胰腺等。

(3)十二指肠病变    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憩室、十二指肠钩虫病。

(4)空肠疾病    胃空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

2.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脉高压性胃病。

3.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1)胆道出血    胆管和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胆总管、引流管及各种支架造成压迫坏死、肝癌、胆脓肿或肝动脉瘤破入胆道等。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    胰腺癌、壶腹癌、癌、急性胰腺炎并脓肿破溃。

(3)动脉瘤破入食管、胃十二指肠    主动脉瘤、肝或脾动脉瘤破入上消化道。

(4)纵膈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4.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等。

(2)尿毒症

(3)血管性疾病    动脉粥样性硬化、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症。

(4)结缔组织病    结节性大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其他血管炎。

(5)应激性溃疡    严重急性感染、外伤与大手术后、休克、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烧伤、脑血管意外、重症心力衰竭等引起的应激状态。

(二)分类

1.炎症与溃疡    这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2.血管因素    小血管痉挛、梗塞导致粘膜血流减少是粘膜坏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3.肿瘤    可导致粘膜坏死、脱落引起出血。

4.全身或邻近脏器病变侵犯或血液流入消化道而致出血。

5.内镜活检或治疗引起的出血,是内镜治疗常见的并发症。

二、发病机制

(一)消化性溃疡

标志病变高度活动,溃疡边缘与基底血管被侵蚀。

(二)应激性病变   

指应激状态上,上消化道粘膜发生损伤,出现糜烂、溃疡和大量出血,处理不及时,病死率高达

30%~50%。

1.颅脑疾病与严重创伤。

2.烧伤。

3.多器官衰竭。

(三)药物与乙醇   

可使血管扩张,损害胃粘膜。

(四)胃癌   

由于癌组织缺血性坏死,表面发生糜烂或溃疡,侵蚀血管而产生出血。

(五)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症   

剧烈干呕、呕吐和腹内压骤然增加的其他情况,可造成胃的贲门、食管远端的粘膜和粘膜下层撕裂,并发大量出血。

三、临床表现

(一)呕血与黑粪

一般说幽门以下出血易致黑粪,而幽门以上出血常为呕血。但出血量少,血液在胃内未引起恶心、呕吐,则全部自下排出呈黑粪;反之,出血量大,幽门以下出血,也可出现呕血。有黑粪的病例可无呕血,但有呕血的病人,均有黑粪。呕出血液的性质主要取决于血液在呕出前是否经过酸性胃液的作用。

注:空、回肠出血量不大,在肠内停留的时间较久,也可表现黑粪,而误诊为上消化道出血。

(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表现为:头昏、心悸、乏力,突然出血可产生晕厥、口渴、肢体冷感、心率加快、血压偏低。严重者休克,表现为:烦躁、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呼吸急促、血压下降﹙收缩压<80mmHg,脉压差<25~30mmHg,心率>120次/分),有时抽搐, 若处理不当可致死亡。治疗后,休克未纠正,尿量少,若补充血容量后,尿量不增加,要警惕急性肾衰。

(三)发热

24小时(h)内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天,引起的原因不清楚,可能与循环血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贫血有关。

(四)血象变化
  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血细胞压积可以帮助估计失血的程度。但在急性失血的初期,由于血浓缩及血液重新分布等代偿机制,上述数值可以暂时无变化。一般需组织液渗入血管内补充血容量,即3~4h后才会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平均在出血后32h,血红蛋白可被稀释到最大程度。如果病人出血前无贫血,血红蛋白在短时间内下降至7g以下,表示出血量大,在1200ml以上。大出血后2~5h,白细胞计数可增高,但通常不超过15×109/L。然而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计数可以不增加。
    (五)氮质血症
  上消化道大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增高,1~2天达高峰,3~4天内降至正常。如再次出血,尿素氮可再次增高。尿素氮增高是由于大量血液进入小肠,含氮产物被吸收。而血容量减少导致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则不仅尿素氮增高,肌酐亦可同时增高。如果肌酐在133μmol/L(1.5mg%)以下,而尿素氮>14.28mmol/L(40mg%),则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在1000ml以上。

(六)失血量和休克的估计
  失血量的估计对进一步处理极为重要。一般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大便色不变,但隐血试验就可以为阳性,50~100ml以上出现黑粪。以呕血、便血的数量作为估计失血量的资料,往往不太精确。因为呕血与便血常分别混有胃内容与粪便,另一方面部分血液尚贮留在胃肠道内,仍未排出体外。因此可以根据血容量减少导致周围循环的改变,作出判断。
    1.一般状况  失血量少,在400ml以下,血容量轻度减少,可由组织液及脾贮血所补偿,循环血量在1h内即得改善,故可无自觉症状。当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时,表示急性失血在400ml以上;如果有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时,表示出血量大,失血至少在1200ml以上;若出血仍然继续,除晕厥外,尚有气短、无尿,此时急性失血已达2000ml以上。
    2.脉搏  脉搏的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小血管反射性痉挛,使肝、脾、皮肤血窦内的储血进入循环,增加回心血量,调整体内有效循环量,以保证心、肾、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一旦由于失血量过大,机体代偿功能不足以维持有效血容量时,就可能进入休克状态。所以,当大量出血时,脉搏快而弱(或脉细弱),脉搏每分钟增至100~120次以上,失血估计为800~1600ml;脉搏细微,甚至扪不清时,失血已达1600ml以上。有些病人出血后,在平卧时脉搏、血压都可接近正常,但让病人坐或半卧位时,脉搏会马上增快,出现头晕、冷汗,表示失血量大。如果经改变无上述变化,测中心静脉压又正常,则可以排除有过大出血。
    3.血压    血压的变化同脉搏一样,是估计失血量的可靠指标。当急性失血8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20%),收缩压可正常或稍升高,脉压缩小。尽管此时血压尚正常,但已进入休克早期,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动态改变。急性失血800~1600ml时(占总血量的20%~40%),收缩压可降至9.33~10.67kPa(70~80mmHg),脉压小。急性失血16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40%),收缩压可降至6.67~9.33kPa(50~70mmHg)。更严重的出血,血压可降至零。
    有人主张用休克指数来估计失血量,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正常值为0.58,表示血容量正常;指数=1,大约失血800~1200ml(占总血量20%~30%);指数>1,失血1200~2000ml(占总血量30%~50%)。
  有时,一些有严重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胃肠道内的血液尚未排出体外,仅表现为休克,此时应注意排除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或过敏性休克,以及非消化道的内出血(宫外孕或主动脉瘤破裂)。若发现肠鸣音活跃,肛检有血便,则提示为消化道出血。
    四、诊断

(一)病史及临床症状
  急性消化道出血时,往往病情重,病人不宜接受详细问及查体,因此应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据病史及症状、体征、多数病人可作出初步病因诊断。
    1.消化性溃疡病    出血是溃疡病的常见并发症。据国内、外报道,溃疡病出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50%,其中尤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居多。致命性出血多属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或胃小弯穿透溃疡腐蚀粘膜下小动脉或静脉所致。部分病例可有典型的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疼痛,出血前数日疼痛加剧,出血后疼痛减轻或缓解。这些症状,对溃疡病的诊断很有帮助。但有30%溃疡病合并出血的病例并无上述临床症状。
   溃疡病除上腹压痛外,无其他特异体征,尽管如此,该体征仍有助于鉴别诊断。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25%。绝大部分病例是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临床上往往出血量大,呕出鲜血伴血块,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如若体检发现有黄疸、肝掌、蜘蛛痣、脾大、腹壁静脉怒张、腹水等体征,诊断肝硬化不难。但确定出血原因并非容易,一方面大出血后,原先肿大的脾脏可以缩小,甚至扪不到,造成诊断困难;另一方面肝硬化并发出血并不完全是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有1/3病例合并溃疡病或糜烂性胃炎出血。肝硬化合并溃疡病的发生率颇高,可能因肝功能减退或门腔分流,使正常存在于门静脉血液内的胃促分泌物不能灭活,导致胃分泌过多的结果。而肝硬化合并急性糜烂性胃炎,则可能与慢性门静脉淤血造成缺氧有关。因此,当临床不能肯定出血病因时,应尽快作胃镜检查,以便及时作出判断。
    3.急性胃粘膜损害    急性胃粘膜损害包括急性应激性溃疡病和急性糜烂性胃炎两种疾病。而两者主要区别在于病理学,前者病变可穿透粘膜层,以致胃壁穿孔;后者病变表浅,不穿透粘膜肌层。以前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诊断急性胃粘膜损害仅有5%,自从开展纤维胃镜检查,使急性胃粘膜损害的发现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15%~30%。
    (1)急性应激性溃疡    这是指在应激状态下,胃和十二指肠以及偶尔在食管下端发生的急性溃疡。应激因素常见有烧伤、外伤或大手术、休克、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心、肺、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疾患。严重烧伤所致的应激性溃疡称柯林(Curling)溃疡;颅脑外伤、脑肿瘤及颅内神经外科手术所引起的溃疡称库兴(Cushing)溃疡。据认为严重而持久的应激会引起交感神经强烈兴奋,血中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导致胃、十二指肠粘膜缺血。在许多严重应激反应的疾病中,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可观察到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高(可能是通过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或因颅内压增高直接刺激迷走神经核所致)从而使胃粘膜自身消化。至于应激反应时出现的胃粘膜屏障受损和胃酸的H+回渗,亦在应激性溃疡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可见,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是复杂的,归结起来是由于应激反应造成神经-内分泌失调,造成胃、十二指肠粘膜局部微循环障碍,胃酸、胃蛋白酶、粘液分泌紊乱,结果形成粘膜糜烂和溃疡。溃疡面常较浅,多发,边缘不规则,基底干净。临床主要表现是难以控制的出血,多数发生在疾病的第2~15天。因病人已有严重的原发疾病,故预后多不良。
    (2)急性糜烂性胃炎    应激反应、酗酒或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利血平、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可引起糜烂性胃炎。病灶表浅,呈多发点、片状糜烂和渗血。
    4.胃癌    多数情况下伴有慢性、少量出血,但当癌组织糜烂或溃疡侵蚀血管时可引起大出血。病人一般在45岁以上,出血前常有食欲不振及消瘦,贫血与出血的程度不相称,出血后上腹疼痛不减轻,有时反而加剧。如果上腹触及包块、左锁骨上窝及直肠周围淋巴结肿大,则胃癌已属晚期。
    5.食管裂孔疝    多属食管裂孔滑动疝,病变部位胃经横膈上的食管裂孔进入胸腔。由于食管下段、贲门部抗返流的保护机制丧失,易并发食管粘膜水肿、充血、糜烂甚至形成溃疡。食管炎以及疝囊的胃出现炎症可出血,以慢性渗血多见,有时大量出血。食管裂孔疝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可能由于年龄大,食管裂孔周围支持组织松弛有关。患者平时常有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痛症状,向左肩、颈、前胸放射,伴反酸、嗳气。在饱食后、负重、弯腰或平卧时易发作,站立走动后缓解。有以上表现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应高度怀疑为本症,并作相应的检查,及时确诊。
    6.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症    本症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约占8%。酗酒是重要的诱因,有食管裂孔疝的患者更易并发本症。多数发生在剧烈干呕或呕吐后,造成贲门或食管下端粘膜下层的纵行性裂伤,有时可深达肌层。常为单发,亦可多发,裂伤长度一般0.3~2㎝,出血量有时较大甚至发生休克。
    7.胆道出血    肝化脓性感染、肝外伤、胆管结石、癌及出血性胆囊炎等可引起胆道出血。临床表现特点是出血前有右上腹绞痛,若同时出现发热、黄疸,则常可明确为胆道出血。出血后血凝块可阻塞胆道,使出血暂停,待胆汁自溶作用,逐渐增加胆道内压,遂把血凝块排出胆道,结果再度出血。因此,胆道出血有间歇发作倾向。此时有可能触及因积血而肿大的胆囊,积血排出后,疼痛缓解,肿大的胆囊包块亦随之消失。
    8.大肠癌    直肠或左半结肠癌多伴有血便或脓血便、里急后重及大便习惯的改变,后期可出现肠梗阻。右半结肠癌大便可呈酱红色甚至黑色。有时病人突出表现为贫血。病变部位往往有压痛,有时可扪及包块。
    9.肠息肉    肠息血多数为间歇性,量少,个别有大出血。有时息肉自行脱落后,蒂部血管出血可致休克。由于肠息肉多分布在左半结肠及直肠,因此排出的血色鲜红或暗红。
    10.炎症性肠病    此类疾患在下消化道出血病例中占相当比重,仅次于大肠癌及肠息肉。其中,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临床症状特点除便血外,往往伴腹泻腹痛。发生急性大量便血者大约占3%。
    11.肠血管畸形    过去认为肠道血管畸形十分少见,近年来随着纤维内镜、选择性血管造影及核素扫描的临床应用,肠道血管畸形病例的检出日渐增多,肠道血管畸形是造成慢性或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原因。按Moore 将血管畸形分为血管扩张、血管发育不良及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Osler-Weber-Render syndrome)等三型。这些病例往往是经过常用检查手段,而仍然原因未明的消化道出血患者。
    (二)化验检查
  急性消化道出血时,重点化验应包括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大便或呕吐物的隐血试验(有条件可作放射性核素或免疫学隐血测定法)、肝功能及血肌酐、尿素氮等,有条件应测血细胞压积。
    (三)特殊检查方法
    1.内镜检查    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胃镜检查安全可靠,是当前首选的诊断方法,其诊断价值比Χ线钡剂检查为高,阳性率一般达80%~90%以上。对一些Χ线钡剂检查不易发现的贲门粘膜撕裂症、糜烂性胃炎、浅溃疡,内镜可迅速作出诊断。Χ线检查所发现的病灶(尤其存在两个病灶时),难以辨别该病灶是否为出血原因,而胃镜直接观察,即能确定,并可根据病灶情况作相应的止血治疗。做纤维胃镜检查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胃镜检查最好时机是在出血后24~48h内进行。如若延误时间,一些浅表性粘膜损害部分或全部修复,从而使诊断的阳性率大大下降。国内报道一组904例上消化道出血,24h内做胃镜找到出血灶者占77%,48h则降至57.6%,72h降至38.2%。因此,必须不失时机地抓紧检查。

(2)处于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应首先补充血容量,待血压有所平稳后做胃镜较为安全。
(3)事先一般不必洗胃准备,但若出血过多,估计血块会影响观察时,可用冰水洗胃后进行检查。
2.乙状结肠镜检查    下消化道出血时首先用硬式乙状结肠镜检查,直肠炎、直肠癌以及肛周病变

引起的出血经检查能迅速得以明确。大量便血时作紧急纤维结肠镜检查往往不易成功,因为大量血液及血凝块难以清除掉,影响操作及观察。如果出血不多或慢性出血,则可以经肠道准备后做纤维结肠镜检查。
    3.选择性动脉造影    当消化道出血经内镜和Χ线检查未能发现病变时,应做选择性动脉造影。该项检查对肠血管畸形、小肠平滑肌瘤等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而且,尚可通过导管滴注血管收缩剂或注入人工栓子止血。据国外动物实验结果,若造影剂外渗,能显示出血部位,则出血速度至少在0.5~1.0ml/min(750~1500ml/d),故最适宜于活动性出血时做检查,阳性率可达50%~77%。一般选择肠系膜上动脉及腹腔动脉造影已足够显示所要的范围。禁忌证是碘过敏或肾功能衰竭等。一些有严重的动脉硬化的病人,插管亦十分困难,不易成功。
    4.X线钡剂造影    尽管内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比Χ线钡剂造影优越,但并不能取而代之。因为一些肠道的解剖部位不能被一般的内镜窥见,而且由于某些内镜医师经验不足,有时会遗漏病变,这些都可通过Χ线钡剂检查得以补救。但在活动性出血后不宜过早进行钡剂造影,否则会因按压腹部而引起再出血或加重出血,一般主张在出血停止、病情稳定3天后谨慎操作。对某些诊断困难病例,可以用Miller-Abbot管达小肠,分段抽吸肠液,在带血肠液部位注入钡剂检查,此法有时可以提高诊断阳性率。注意残留钡剂可干扰选择性动脉造影及内镜的检查。
    5.放射性核素扫描    经内镜及Χ线检查阴性的病例,可做放射性核素扫描。其方法是采用核素(例如99m锝)标记病人的红细胞后,再从静脉注入病人体内,当有活动性出血,而出血速度能达到0.1ml/min,核素便可以显示出血部位。注射一次99m锝标记的红细胞,可以监视病人消化道出血达24h。经验证明,若该项检查阴性,则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亦往往阴性。
    五、治疗
    (一)迅速补充血容量
   大出血后,病人血容量不足,可处于休克状态,此时应首先补充血容量。在着手准备输血时,立即静脉输入5%~10%葡萄糖液。强调不要一开始单独输血而不输液,因为病人急性失血后血液浓缩,血较粘稠,此时输血并不能更有效地改善微循环的缺血、缺氧状态。因此主张先输液,或者紧急时输液、输血同时进行。当收缩压在6.67kPa(50mmHg)以下时,输液、输血速度要适当加快,甚至需加压输血,以尽快把收缩压升高至10.67~12kPa(80~90mmHg)水平,血压能稳住则减慢输液速度。输入库存血较多时,每600ml血应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10ml。对肝硬化或急性胃粘膜损害的患者,尽可能采用新鲜血。对于有心、肺、肾疾患及老年患者,要防止因输液、输血量过多、过快引起的急性肺水肿。因此,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的一般状况及生命体征变化,尤其要注意颈静脉的充盈情况。最好通过测定中心静脉压来监测输入量。

血容量已补足的指征有下列几点:四肢末端由湿冷、青紫转为温暖、红润;脉搏由快、弱转为正常、有力;收缩压接近正常,脉压差>4kPa(30mmHg);肛温与皮温差从>3℃转为<1℃;尿量>30ml/h;中心静脉压恢复正常(5~13cmH2O)。
    (二)止血

应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1.非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

(1)组胺H2受体拮抗剂和抗酸剂    胃酸在上消化道出血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抑制胃酸分泌

及中和胃酸可达到止血的效果。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裂孔疝、食管炎等引起的出血,用该法止血效果较好。

组胺H2受体拮抗剂有甲氰咪胍(Cimetidine)及雷尼替丁(Ranitidine)、法莫替丁(Famotidine)等,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甲氰咪胍口服后小肠吸收快,1~2h血浓度达高峰,抑酸分泌6h,一般用口服,禁食者用静脉制剂,每次400mg,每4~6h一次。法莫替丁抑酸作用比甲氰咪胍强40倍,每次口服200mg,早晚各一次,静脉滴入每次200mg,每日二次。抑酸作用最强的是质子泵阻滞剂洛赛克(Losec),口服20mg,每日二次。其他有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等。
    (2)灌注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刺激α-肾上腺素能受体,使血管收缩而止血。胃出血时可用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冷生理盐水100~200ml,经胃管灌注或口服,每0.5~1h灌注一次,必要时可重复3~4次。应激性溃疡或出血性胃炎避免使用。下消化道出血时,亦可用该液反覆灌肠3~4次止血。
    (3)内镜下止血法
    ①内镜下直接对出血灶喷洒止血药物    如孟氏液(Monsell)或去甲肾上腺素,一般可收到立即止血的效果。孟氏液是一种碱式硫酸铁,具有强烈收敛作用。动物实验证明,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促进血小板及纤维蛋白的血栓形成,并使红细胞聚集、血液加速凝固而止血。常用浓度5%~10%,每次50~100ml。原液可使平滑肌剧烈痉挛,曾有使纤维胃镜因肌肉挛缩过紧不能拔出的报道,故不宜使用。孟氏液止血有效率85%~90%,去甲肾上腺素可用8mg加入等渗盐水20ml使用,止血有效率80%。
    ②高频电凝止血    电凝止血必须确定出血的血管方能进行,决不能盲目操作。因此,要求病灶周围干净。如若胃出血,电凝止血前先用冰水洗胃。对出血凶猛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电凝并不适宜。操作方法是用凝固电流在出血灶周围电凝,使粘膜下层或肌层的血管凝缩,最后电凝出血血管。单极电凝比双极电凝效果好,首次止血率为88%,第2次应用止血率为94%。
    ③激光止血    近年可供作止血的激光有氩激光(argon laser)及石榴石激光(Nd.YAG)两种。止血原理是由于光凝作用,使照射局部组织蛋白质凝固,小血管内血栓形成。止血成功率在80%~90%,对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意见尚有争议。激光治疗出血的合并症不多,有报道个别发生穿孔、气腹以及照射后形成溃疡,导致迟发性大出血等。
    ④局部注射血管收缩药或硬化剂    经内镜用稀浓度即1/10000肾上腺素作出血灶周围粘膜射,使局部血管收缩,周围组织肿胀压迫血管,起暂时止血作用。继之局部注射硬化剂如1%十四烃基硫酸钠,使血管闭塞。有人用纯酒精作局部注射止血。该法可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或年老体弱者。
    ⑤放置缝合夹子    内镜直视下放置缝合夹子,把出血的血管缝夹止血,伤口愈合后金属夹子会自行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该法安全、简便、有效,可用于消化性溃疡或应激性溃疡出血,特别对小动脉出血效果更满意。国外报道用J型水夹止血有效率70%以上。
    ⑥动脉内灌注血管收缩药或人工栓子    经选择性血管造影导管,向动脉内灌注垂体加压素,0.1~0.2u/min连续20min,仍出血不止时,浓度加大至0.4u/min,止血后8~24h减量。注入人工栓子一般用明胶海绵,使出血的血管被堵塞而止血。
    2.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
    (1)气囊填塞    一般用三腔二囊管或四腔二囊管填塞胃底及食管中、下段止血。其中四腔二囊管专有一管腔用于吸取食管囊以上的分泌物,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食管囊和胃囊注气后的压力要求在4.67~5.33kPa(35~40mmHg),使之足以克服门脉压。初压可维持12~24h,以后每4~6h放气一次,视出血活动程度,每次放气5~30min,然后再注气,以防止粘膜受压过久发生缺血性坏死。另外要注意每1~2小时用水冲洗胃腔管,以免血凝块堵塞孔洞,影响胃腔管的使用。止血24h后,放气观察1~2天才拔管。拔管前先喝些花生油,以便减少气囊与食管壁的摩擦。

气囊填塞常见并发症有以下几项:

①气囊向上移位,堵塞咽喉引起窒息死亡。当病人有烦躁不安,或气囊放置位置不当,食管囊注气多于胃囊或胃囊注气过多破裂时尤易发生。为防止意外,应加强监护,床头置一把剪刀,随时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剪断皮管放气。

②吸入性肺炎。

③食管粘膜受压过久发生坏死,食管穿孔。
  气囊填塞对中、小量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效果较佳,对大出血可作为临时应急措施。止血有效率在40%~90%不等。
    (2)垂体加压素    该药使内脏小血管收缩,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对中、小量出血有效,大出血时需配合气囊填塞。近年采用周围静脉持续性低流量滴注法,剂量0.2~0.3u/min,止血后减为0.1~0.2u/min维持8~12h后停药。副作用有腹痛、腹泻、诱发心绞痛、血压增高等,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使用时要慎重。当有腹痛出现时可减慢速度。
    (3)内镜硬化治疗    近年不少报道用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止血率在86%~95%。有主张在急性出血时做,但多数意见主张先用其他止血措施,待止血12h或1~5天后进行。硬化剂有1%十四烃基硫酸钠、5%鱼肝油酸钠及5%油酸乙醇胺等多种。每周注射一次,4~6周为一疗程。并发症主要有食管穿孔、狭窄、出血、发热、胸骨后疼痛等。一般适于对手术不能耐受的患者。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治疗较难,有使用血管粘合剂止血成功。
    (4)抑制胃酸及其他止血药    虽然控制胃酸不能直接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起止血作用,但严重肝病时常合并应激性溃疡或糜烂性胃炎,故肝硬化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时可给予控制胃酸的药物。雷尼替丁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较甲氰咪胍为好。所以从静脉滴入,每次50mg,每12h一次。一般止血药物如止血敏等效果不肯定,维生素K1及维生素C或许有些帮助。可用生长抑素,如善得定、施他宁等。
    (三)手术治疗
  在消化道大出血时做急症手术往往并发症及病死率比择期手术高,所以尽可能先采取内科止血治疗,只有当内科止血治疗无效,而出血部位明确时,才考虑手术治疗止血。

(四)判断是否继续出血
  临床上不能单凭血红蛋白在下降或大便柏油样来判断出血是否继续。因为一次出血后,血红蛋白的下降有一定过程,而出血1000ml,柏油样便可持续1~3天,大便隐血可达1周,出血2000ml,柏油样便可持续4~5天,大便隐血达2周。有下列表现,应认为有继续出血。
    (1)反复呕血、黑粪次数及量增多,或排出暗红以致鲜红色血便。
    (2)胃管抽出物有较多新鲜血。
    (3)在24h内经积极输液、输血仍不能稳定血压和脉搏,一般状况未见改善;或经过迅速输液、输血后,中心静脉压仍在下降。
    (4)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压积继续下降,网织细胞计数持续增高。
    (5)肠鸣音活跃。该指征仅作参考,因肠道内有积血时肠鸣音亦可活跃。
  如果病人自觉症状好转,能安稳入睡而无冷汗及烦躁不安,脉搏及血压恢复正常并稳定不再下降,则可以认为出血已减少、减慢甚至停止。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