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内科 >> 神经内科 >> 脑出血 >> 脑出血相关

老人脑出血生命垂危 “人工冬眠”使他脱险 

http://zhuanti.qm120.com 2008-09-03 16:09:20

关键词:脑出血相关,人工冬眠

  商报记者 陈永君 通讯员 陈锦屏

  突发脑出血150毫升,瞳孔已散大的75岁老人,用冰“冻”住“冬眠”两天后,体温降到33℃左右,昨日,竟脱离险境,病情逐渐稳定。

  医生说,这种神奇的治疗方法叫“人工冬眠”疗法,一般适用于中风、脑出血、换器官的患者。

  A

  脑出血过多需“冬眠”

  王先生家住郑州市地膜厂家属院。8月30日下午1点30分,他去卫生间时突然昏倒,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家人发现后立即拨打120,将他送往最近的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在三院急诊科CT检查后,发现王先生右侧大脑的出血面积占整个右脑的3/4。医学上,脑出血达80毫升以上即为极重出血,死亡率高达90%,而王先生出血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此时,王先生的血肿压迫了大脑,生命岌岌可危。

  很快,三院内四科主任夏昱,立即决定为老人实施微创脑血肿清除术。因出血面积大,夏昱用两根穿刺针抽吸积血。共抽出80毫升积血。

  这样颅内压力骤降,病人随时可能停止呼吸。因此,余下的积血需要分几次抽吸。更令人担忧的是,此时病人体温高达40℃以上,居高不下,脑水肿等一系列并发症极有可能发生,加速病人死亡。

  为使病人脱离险境,夏昱很快组织科室人员拿出抢救方案——为王先生施行“人工冬眠”疗法。

  人工冬眠,就是在病人全身上下放置冰袋,把患者“冻”起来,使体温保持在35℃左右,严密监护血压、心脏、体温、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抑制病人的代谢,减少有害物质对脑组织的损害,能减轻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等。

  “特别是患者中风后,若能迅速把他的体温降低到26℃到36℃之间3至7天,将有助于减少永久性损害,可使死亡率降低45%。”夏昱说。

  B

  “冬眠”后,病人体温降到了33℃

  征得王先生家人同意后,医护人员开始准备冬眠合剂和冰袋,准备让王先生进入“冬眠”。

  “这个过程非常麻烦,因为人的正常体温是37℃,自身不可能降低到36℃以下,加冰要慢慢使病人的体温降下来,处于亚低温状态(26℃~35℃之间)。”夏昱说,这期间,病人的呼吸和心跳还在,但可能会出现血压降低、呼吸减弱、肺部感染、皮肤冻坏等种种并发症,需要呼吸、神经、心内等3个科室医护人员配合。

  经过医生精细地控制,王先生的体温逐渐降到了33℃,并且在他“冬眠”的两日内,护士24小时寸步不离,不但要观察生命体征是否异常,还要观察皮肤是否有变化,不停为他按摩,以防冻坏。

  C

  复苏时,体温得慢慢升

  昨日,医生发现王先生不但血压开始稳定,呼吸平稳,意识开始恢复,腿也能动了,这说明病人脱离生命危险,可以升温了。

  “跟动物冬眠后一样,复苏时,人体升温可不敢一下子升到正常温度。”夏昱说,与降温时一样,王先生的体温需要一点点往上升。

  据夏昱介绍,“冬眠疗法”也叫亚低温疗法,不但适用于脑出血病人的治疗,一般换肝脏、心脏等器官时,也可以运用。此办法尽管在我省运用的不多,但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多年前已经开展。

  “亚低温治疗一般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但治疗不当或治疗时间过长则常有并发症发生。因此亚低温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护呼吸、循环、电解质、凝血功能以及颅内压变化等,非常麻烦。”夏昱说,尽管王先生已脱离生命危险,还需再冻两天,才能彻底恢复正常体温。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