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五官 >> 眼科 >> 视网膜病变 >> 视网膜病变相关搜索

视网膜

http://zhuanti.qm120.com 2007-10-30 14:24:44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就像一架照相机里的感光底片,专门负责感光成像。当我们看东西时,物体的影像通过屈光系统,落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上的感觉层是由三个神经元组成。第一神经元是视细胞层,专司感光,它包括锥细胞和柱细胞。人的视网膜上共约有1.1~1.3 亿个柱细胞,有600~700万个锥细胞。柱细胞主要在离中心凹较远的视网膜上,而锥细胞则在中心凹处最多。第二层叫双节细胞,约有10到数百个视细胞通过双节细胞与一个神经节细胞相联系,负责联络作用。第三层叫节细胞层,专管传导。
  视信息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神经冲动,沿视路将视信息传递到视中枢形成视觉,这样在我们的头脑中建立起图像。
  视网膜是一层透明薄膜,因脉络膜和色素上皮细胞的关系,使眼底呈均匀的橘红色。后界位于视周围,前界位于锯齿缘,其外面紧邻脉络膜,内面紧贴玻璃体。
  组织学上视网膜分为10层,由外向内分别为:色素上皮层,视锥、视杆细胞层,外界膜,外颗粒层,外丛状层,内颗粒层,内丛状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内界膜。
  视网膜后极部有一直径约2mm的浅漏斗状小凹陷区,称为黄斑,这是由于该区含有丰富的叶黄素而得名。其中央有一小凹为黄斑中心凹,黄斑区无血管,但因色素上皮细胞中含有较多色素,因此在检眼镜下颜色较暗,中心凹处可见反光点,称为中心凹反射,它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
  
  
  视网膜是一层菲薄的但又非常复杂的结构,它贴于眼球的后壁部,传递来自视网膜感受器冲动的神经纤维跨越视网膜表面,经由视神经到达出口。视网膜的分辨力是不均匀的,在黄斑区,其分辨能力最强。
   从光学观点出发,视网膜是眼光学系统的成像屏幕,它是一凹形的球面。视网膜的凹形弯曲由两个优点:(1)眼光学系统形成的像有凹形弯曲,所以弯曲的视网膜作为像屏具有适应的效果,(2)弯曲的视网膜具有更广宽的视野。


视网膜,又称为外周脑,从起源来说与大脑相同,是与外界有直接联系的部分。从组织上来讲,包括十层细胞,它们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细胞网络,具有初步的信息处理功能。图6-2-3是视网膜的简化图。感受器细胞(感光细胞,receptor cell, RC)将光量子能量转换成电信号,具体地说就是光刺激变成感受器细胞的膜电位超极化,(光致超极化效应),经化学突触将信号传到双极细胞,双极细胞进而又将信号处理后经化学突触传递到神经节细胞,神经节细胞是唯一的能将视网膜处理后的视觉信息编码为神经冲动传输到脑的细胞。介于感光细胞和双极细胞之间有一水平细胞层,从光感受器接收信息,并反馈输出到光感受器,同时也输出到双极细胞,在这三种细胞间形成了复杂的突触联系网络层,作为外网状层。内网状层,双极细胞——无足细胞层——神经节细胞层。网间细胞接受无足细胞的输入,逆行投射到外网状层的水平细胞形成突触,偶尔也与双极细胞形成突触,在内网状层与外网状层之间形成了一条离心反馈通路。

感受器细胞包括外段(outer segment,OS)(形状有的呈杆状,有的呈锥状)和内段(inner segment, IS),中间为一个细的连接颈。外段充满了由膜围成扁囊状结构,在膜上镶嵌有数以百万计的视色素(visiual pigment, VP),由视蛋白和视黄醛构成,两者的差异在于视蛋白的不同。感受器细胞分类两类: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core,C): 6.5百万/单眼,光敏感度低,强光刺激才能引起兴奋,但具有分辨颜色的能力。中央凹,仅视锥细胞,密度最高,约150000个/mm2。中央凹的结构特点均为特高的视锐度创造了条件,它是灵长类视网膜适应高视锐度的需要而分化的结果。视觉最敏感。鸽子只有视锥细胞。3种视锥细胞,包含不同的视紫蓝质分子,绿视锥细胞 450~675nm,红-蓝。530nm,绿光。蓝视锥细胞,455nm(蓝光);红视锥细胞,625nm(橙色光)。

视杆细胞(rod, R):1.25亿/单眼,视紫红质,对弱光敏感,一个光量子可引起一个细胞兴奋,5个光量子就可使人眼感觉到一个闪光,不能分辨颜色。猫头鹰只有视杆细胞。

光照,视紫红质中的顺式视黄醛变构成全反式视黄醛,视蛋白与之分离,视黄醛在酶作用下还原成Va,在暗处,在酶作用下由全反式生成顺式。构象变化激活了转导蛋白(T)一个光量子所激活的视紫红质分子能与约500个转蛋白的分子相互作用,使信号放大,转导蛋白转而激活磷酸二酯酶(PDE),PDE又使cGMP降解为非活性的GMP,一个PDE分子每秒钟可使2000个cGMP分子分解,cGMP含量的下降,造成了Na+不能再流入细胞内,于是此细胞电位变得更负,超极化的视杆细胞不再继续释放神经递质,递质释放量下降,无论刺激多强,只能给出分级的超极化电位,不产生动作电位(无冲动神经元),经过这一系列级联反应,一个光量子信号放大了约1亿倍。

双极细胞(bipolar cell, BC):只能给出分级电位,不产生动作电位。明显的呈现中心和周边同心圆拮抗方式。对感受野中心的光刺激呈去极化,给光——中心双极细胞;对中心光照呈超极化反应,超极化或撤光—中心双极细胞。色拮抗双极细胞

单拮抗细胞:感受野中心对红光最敏感,周边区对绿光最敏感。(心理学)时间色对比现象的神经基础,在注视红色一段时间后,突然观看一张白纸,会感到绿色出现的现象,反之亦然。双拮抗细胞,中心区和周边区刺激波长改变时,反应的极性也会翻转,同时色对比现象,当一灰域被一红域包围时,灰域呈现出绿色,反之亦然。

神经节细胞(ganglion cell, GC):同心圆拮抗式感受野(视系统中的单细胞活动,若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构型的光刺激,视网膜某区域而调制时,该区域就称为该细胞的感受野)同心圆拮抗形式,即感受野一般是由中心的兴奋区和周边抑制区所组成的同心圆结构,在功能上是相互拮抗的给光区域:给光时,GC单细胞发放频率升高;撤光区域:撤光时,GC单细胞发放频率升高;on-off:给光、撤光均升高。1965年,Rodieck关于同心圆拮抗式感受野的数学模型高斯分布的性质,高斯差模型。(difference of two Gaussians) 。神经节细胞的同心圆拮抗式感受野可以解释心理学中著名的马赫带(Mach band)现象,马赫是19世纪奥地利著名的物理学家:在观察一个亮度渐变的边缘时,发现主观感觉在亮的一端呈现一个特别亮的亮带,在暗的一端呈现一个特别暗的暗带。

感受器细胞的总数是视网膜节细胞的100倍,外膝体神经元则与神经节细胞数目几乎相等,视皮层17区第4层的细胞数几乎为外膝体细胞数的40倍。所以在17区的第4层,即视皮层的信息入口处存在很大的信息处理容量,从而为视皮层内第一级的精细信息加工创造了条件。

视网膜功能减退:血压长期升高使得视网膜动脉发生狭窄和玻璃样病变。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