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五官 >> 口腔科 >> 三叉神经痛 >> 三叉神经痛相关搜索

三叉神经痛 治疗

http://zhuanti.qm120.com 2007-11-13 17:12:36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痛。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神经系统常见疾患。属中医“面痛”、“头痛”、“偏头痛”,“偏头风”等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是因为感受风寒、痰火之邪及阳明胃热所致,而以风邪为主。因为阳明经络受风毒传人经络而凝滞不行,故有此证,或因为情感内伤、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扰清空所致。另外因为气血癌滞,阻塞经络而为痛。临床上以肝胆风火和阳明燥热多见。
    西医学认为三叉神经根被邻近的小团异常血管压迫是主要原因。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目前尚未完全了解,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由小脑桥脑角肿瘤、三叉神经根及半月神经节肿瘤,血管畸形、动脉瘤、蛛网膜炎、多发性硬化等引起。此处主要介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关于三叉神经痛的病理变化尚无一致意见。过去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无特殊病理改变.近来有人在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人作感觉根切断术时进行活检,发现有些纤维脱髓鞘或髓鞘增厚,轴突变细或消失。
    治疗
    (一)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风寒袭络
    常由遇风寒等因素诱发,发作时面侧阵发性短暂性抽搐样剧痛,似刀割样,面肌有紧束感,局部喜热敷,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  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  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12克,荆芥12克,防风12克,羌活12克,白芷12克,薄荷7克(后下),甘草7克,细辛3.5克,全蝎12克,蜈蚣3条。
    2.痰火上攻
    呈阵发性闷胀灼痛,常于吃饭时发作,局部喜冷敷,口渴不欲饮,头昏而沉,胸闷脘满,时吐痰涎,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
    [治法]  化痰清热,祛风止痛.
    [方药]  温胆汤加减:半夏12克,橘红13克,茯苓16克,生甘草7克,枳实13克,竹茹13克,厚朴13克,川芎12克,全虫12克。痛甚者加石决明25克(先下),菊花5克,地龙12克,痰多加南星13克,紫菀12克。
    3.阴虚阳亢
    阵发性抽搐样剧痛,颧红,烦热,失眠健忘,腰酸乏力,舌红少苔,脉细弦稍数。
    [冶法]  滋阴潜阳,熄风止痛。
    [方药]  大补阴丸加减:熟地16克,知母12克,黄柏12克,龟板25克(先下),全蝎12克,蜈蚣2条
    4.肝胆风火,阳明胃热
    突然发生一侧头面部短暂而剧烈的疼痛,发作严重者伴面部肌肉抽搐,口角牵向患侧,目赤面红,流泪流涎,疼痛或左或右,痛解如常人,口疮,消谷善饥,便干溲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
    [治法]  祛风平肝,清阳明热
    [方药]  经验方:钩藤25克,菊花13克,黄苓13克,川芎16克,白芷12克,荆芥穗12克,薄荷4克(后下),柴胡13克,蔓荆子13克,生石膏
35克,葛根35克,全蝎7克,蜈蚣3条,细辛3.5克。便秘加大黄6-12克。
    5.气滞血瘀
    骤然发生的闪电式、短暂而剧烈的一侧头面部疼痛,严重者可有面部肌肉抽搐,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紧或涩。
    [治法]  理气活血,祛风通络。
    [方药]  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13克,川芎16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老葱白三节,麝香0.1克(冲服),细辛3.5克,防风12克,全蝎7克,僵蚕13克,天麻12克。痛剧烈7克。
    (二)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卡马西平:为首选,开始0.1克,每日2次,以后每天增加0.1克,直到疼痛停止。后再逐渐减少,找出最小有效量维持,最大量为每日0.4克,约70%病例有效。副作用可有眩晕、思睡、恶心、行走不稳,但多在数天后消失;偶有皮疹、白细胞减少,需停。
    (2)苯妥英钠;开始用o.1克,每日3次,数日后效果不够可增加至每日o.6克,近半数病例有效.有的病例,卡马西平合并苯妥英钠比单独用好。
    (3)氯硝西洋:每日6~8毫克,有一定疗效。
    (三)神经阻滞疗法
    酒精、普鲁卡因封闭周围支:射频热凝治疗,均有较好效果.
    (四)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无效者,疼痛限于上颅支者用周围支注射纯酒精或神经切断术。疼痛位于第一、三支或多支的,则用经皮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疗法或经皮三叉神经根切断术。
    (五)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马钱子膏外贴.取马钱子35克,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各16克共研细末,用香油适量调成膏状,贴敷患侧太阳穴。
    (六)针刺穴位疗法
    (1)体针:选合谷、内庭透涌泉为主穴,1支配太阳、阳白、鱼腰、眉中;2支配颊车、四白;3支配下关、下颌。阳明热盛加太冲足三里。风寒外袭加风门,风池、温针灸。
    (2)耳针:选穴:面颊、上颌、下颌、神门、枕。 
    (七)封闭治疗
    以95%酒精o.5~1毫升注射于患支或半月节,术前要以o.25%普鲁卡因2毫升注射于上述部位。用于疼痛严重而对服药无效或有不良反应时选用。
    (八)热凝疗法
    可用电凝术及射频热凝术。
    (九)耳穴疗法
    神门、肝、额,交感,皮质下、枕、三焦及其相应部位。
    方法:王不留行子耳穴按压法,每日更换1次,每日自我按压3~5次,5天为1个疗程。
    (十)药酒疗法
    红花全蝎酒:红花10克,川芎10克,血竭3克,全蝎2克,黄酒100毫升。将前4味放入黄酒中,浸泡3天即可。全蝎可反复使用2次。每次10毫升,早晚服用.本方具有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三叉神经痛瘀血阻络证。
    (十一)艾灸疗法
    ①下关,合谷、颊车、翳风。②颊车、合谷、地仓、阳白,颧髎。两组穴位交替使用。外感风寒者加风池、风门,风热扰窍者加大椎,曲池,风湿阻遏者加风池、丰隆,瘀血阻络者加气海、血海。
    方法:①艾条悬灸每次选用3个穴位,每穴每次灸治15分钟,每日灸泊1~2次,15天为1个疗程;②艾炷无瘢痕灸每次选用3个穴位,每穴每次灸治7~10壮,每日灸治l~2次,7天为1个疗程,③温针灸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每次施灸15分钟,每日灸治1—2次,7天为1个疗程。
    (十二)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
    选取肾、输尿管、膀胱、三叉神经、颈椎,淋巴腺、甲状旁腺反射区,每个反射区分别按摩3分钟,每日1—2次。
    (十三)敷药疗法
    白附子3克,葱白15克。将白附子研细末,与葱白捣成泥状,取黄豆大小1粒,放在纸上,贴在痛侧的太阳穴处,约1小时左右取下,可以通窍止痛。
    (十四)按摩疗法
    病人取坐位,施术者站立其旁,用拇指按压颞部、后颈部、肩部的痛点数次,以酸胀感放射到头面部为佳。并按压风池、率谷、后溪、合谷、阳陵泉穴,每次各1分钟,每日早晚各做1次。
    (十五)饮食疗法
    (1)菊花薄荷饮:白菊花10克,薄荷10克,甘草10克。将三者混合均匀,分数次泡茶即可.代茶频
服。本方具有清热解表的作用,适用于三叉神经痛风热扰窍证.
    (2)芎芷鱼头汤:川芎3—9克,白芷6~9克,草鱼头250克,生姜适量。先将川芎,白芷分别洗净,用纱布包好,生姜切片,与草鱼头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炖汤。每天l剂,饮汤吃鱼,连服3~5天
本方具有祛风化湿活血的作用,适用于三叉神经痛风湿阻遏证。
    预防与护理
    (1)讲究卫生,防止感染。三叉神经节内有炎性浸润,三叉神经痛可能与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牙髓炎、牙龈炎、牙周炎、牙槽脓肿等)有关。其病原体(细菌或病毒等)可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并导致营养代谢障碍。对三叉神经产生不良刺激,从而诱发或加重本病。
    (2)避免过劳和情志抑郁。过劳易耗伤气阴,脉络失养,筋脉挛急,可使三叉神经疼痛加重。情志抑郁,郁久化火,风火相煽,上扰面部经脉,可诱发或加重三叉神经痛。
    (3)避免猛烈咀嚼和大声说话。三叉神经周围的病变(如血管畸形、炎症等)可引起三叉神经疼痛发作。咀嚼肌也是三叉神经的经过之处,如果大声说话或猛烈咀嚼,使面部肌肉运动幅度过大,牵动以前的旧病灶或直接牵拉三叉神经,成为一种致伤因素,引起三叉神经疼痛,或使疼痛加重。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