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内科 >> 风湿免疫 >> 强直性脊柱炎 >>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

中医物理疗法

http://zhuanti.qm120.com 2008-07-02 18:46:17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治疗

一、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1、 针刺疗法
① a.取穴:天柱、风池、大椎、大杼、风门、身柱、心俞、至阳、膈俞、肝俞、脊中、命门、肾俞、关元俞、腰阳关、膀胱俞、八FDA2、腰俞、秩边、环跳。 b.手法:以上穴位用补法,不留针,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② a.取穴:人中穴。 b.手法:以手针或电子捻针器捻针,使其自上而下,从内向外发热以驱除风寒
③ a.取穴:华佗夹脊穴。 b.手法:针刺前先从华佗夹脊穴的起点(即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半寸),用拇指向下按压滑动,找出敏感点(压痛甚或有酸、麻、胀感处),然后用1.5~2寸毫针向脊椎方向斜刺,待针下出现电击样或胀麻感传导时,则停止进针,施以相应手法加强针感。按上法在脊柱对侧也刺一针,然后将两针柄分别拔罐留针20分钟。
④ a.取穴:大椎、身柱、脊中、命门、肾俞、阳关等穴。合并坐骨神经疼痛者,选用环跳、委中、承山等穴。 b.手法:用捻转法进针。风湿寒邪偏盛者,用泻法;肝肾亏虚者用补法。每次选4~5个穴位,每日1次。

2、灸治疗法
①艾条灸a.取穴:命门、阿是穴。 b.药物制备:取艾绒30g,乳香、没药、丁香、穿山甲、皂角、细辛、桂枝、川芎、独活、杜仲、松香、甘松各1g。将上药粉碎,与艾绒以1∶2的比例拌匀做成艾条。c.方法:用悬灸法,直接灸。每日1~2次,10次为1疗程。
②麝火灸 a.取穴:阿是穴。 b.方法:取麝块(由麝香12g,明雄、朱砂各8g,硫黄210g加工而成)如黄豆大,用镊子夹住,点燃后迅速放在阿是穴上,使之继续燃烧,并用手轻轻按揉灸部周围,减轻疼痛。灸后敷贴用麻油、黄丹熬制的膏药,并同时进发性食物(如雄鸡、鲤鱼、黄花菜、猪蹄等)。一般每次灸10处左右,灸后第二天,可见灸部起疮,皮肤脱落。在灸处贴敷一张膏药,以后每天换药1~2次,直至伤口痊愈(约40天)。灸后忌生冷、避风寒、禁房事,伤口不宜用水浸泡,防止外伤。孕妇、哺乳期、月经期,伴有严重心脑肝肾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者禁用。
③温筒灸 a.取穴:阿是穴。 b.方法:将荆芥、防风、乳香、没药、白胡椒各60g,共为细末,艾绒500g与药拌匀,分20 份。将一份药料制成药柱,置筒中在患部施灸。每晚睡前灸40~50分钟,20次为1疗程。

3、新针疗法
①电针 a.取穴:华佗夹脊穴。 b.方法:取相应夹脊穴,向脊椎斜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配合6806治疗仪,以连续脉冲刺激,频率120次/分,留针2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②穴位注射 a.取穴:大椎、身柱、天杼、至阳、阳关,命门。 b.药物及方法:每次选3~6个穴位,每穴注入追风速注射液0.5~0.8ml,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③挑针 a.取穴:颈4~骶5的华佗夹脊穴、膀胱经穴、督脉、双髋、骶部的阿是穴。 b.方法:每次取两个穴位(左右对称),每天针挑1次。用2%的普鲁卡因在相应穴位射皮丘,继而用消毒的大号缝衣针,右手横向持针,左手食指轻压穴侧以固定局部皮肤,把针尖放在挑点中心处,缓慢进针,当针尖穿过皮肤后,可放松左手食指的压力,右手同时把针尖翘高一点,提高针体做左右摇摆动作,把挑起的表皮拉断,然后再将针尖伸进缺口皮下,挑出一些带粘性的皮内纤维,挑一点拨出一条,反复多次,直至把针口周围的纤维挑完为止。每次针挑的时间约15~3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二、拔罐法

1、药罐法
药罐法即先在需治疗的部位涂药,然后拔罐的方法。
药方:二乌汤
处方:川乌15克,草乌15克,当归15克,白芷15克,桂枝16克,威灵仙16克,红花10克,风油精50毫升
功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主治:风寒湿型AS
操作:将上药放入95%酒精500毫升内,浸泡半月后使用。根据临床情况使用大、中、小号三型玻璃火罐,在涂中药制剂的痛区内,用内火法拔罐,留置15分钟取下,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
注意:拔罐后防止皮肤感染。如有破损处即用酒精消毒,下次不再治疗该处
出处:《全国第二届中医外治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

2、走火罐
走火罐治疗AS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克服背部疼痛及呼吸受限的慢性症状,效果极佳。同时,这种方法可以有毒排毒,有寒散寒,有火去火,有湿除湿,拔出深藏在较深处的病气。
方法:买1瓶按摩乳(又称“刮痧膏”,药店有售)和一个真空罐(火罐亦可,但真空罐更加安全),让另一人帮你作。
将按摩乳挤在要走的部位,用罐的杯口刮匀,然后抽气(初期不要大,达到皮肤隆起半厘米即可),这时罐如果垂直向上拉应该拿不下来。然后在背部根据图上的红色方向往复移动,脊柱正中和两侧为主。也可根据具体感觉最不舒服的方位重点走。按摩乳涂在皮肤上的感觉应该是又烫又冰的奇怪感觉,如果没有就说明不对。走罐的过程应该比较顺滑,不顺滑说明按摩乳少了,应该增加。虽然顺滑,但走的过程中除了一种刺激和舒服感外,应该也感到一些疼痛,就是罐子揪起背部皮和筋的痛感。不痛就说明力度太小,需要再抽些气。如果你的确有病,几十下过后,皮肤会变色。皮肤变紫黑、紫青,罐变凉——体内有寒气,被拔出。皮肤变红、紫红,罐变热 ——体内有火,热,被拔出。
皮肤渗出水气,罐内挂水珠,如果罐固定在一位置出水泡——体内有湿毒,被拔出如果皮肤不变色,——这个地方没病。


图中的部位分别治疗脊柱、肩甲、肋骨、腰骶、心肺、肝胃、肾。
罐还很大地改善软骨和肌腱因发炎而粘连的情况,要知道,粘连的下一步就是变硬、坏死、钙化、强直,所以这种疗法能够很好地预防强直。
还有,这是解决脸上长疙瘩的一种非常好的办法!

 

三、推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1、病变在脊柱
  ①取穴:以脊柱两旁肌肉为治疗重点,常取肾俞、命门、肝俞、、腰阳关、腰眼等穴。
  ②操作手法:a.患者侧卧位,屈髋屈膝,术者位于患者背侧,一手按于患者肩前,一手按于臀部,双手轻轻向相反方向推动,趁患者腰部放松时再适当用力抖搬。b.患者俯卧位,以双手拇指于腰眼处着力按压,并由外向脊柱正中推动腰肌,近于脊柱时使用双拇指相对按压。然后用掌根顺时针方向按揉腰部,配以腿部搬伸法。c.患者坐于方凳上,双脚分开固定,术者坐于患者背后,左拇指着力按压脊柱一侧棘突,然后术者右手拉患者颈部,使身体旋转近90度,至最大限度时再作抖动或搬动,左拇指同时用力可听到响声。d. 接上势,按揉脊柱两侧自上而下反复4~5次,双拇指沿棘突两侧按穴自上而下反复4~5次.双手鱼际顺背部两侧向外分推于季肋部4~5次,叩击沿后背进行。e. 双手摇踝,轻屈髓作伸屈牵动3~4次。一手摇动双踝,—手按于微屈双膝,左右摇动髋部。稍候,加压后再以双手握踝牵拉伸直。

2、病变在髋部
①取穴;环跳、髀关穴。
②操作手法:a.患者俯卧,下肢伸直,术者以肘代指按环跳穴,然后一手摆于患者膝前,另一手扶臀略外侧,向对方轻轻搬动。b。患者仰卧位,伸直下肢。术者拇指按压于臀大肌处,余四指扶于鼠蹊部,拇指用力向内点按,使患者有酸胀感,再揉动半分钟轻轻分开,再以拇指点压髀关穴(相当于股动脉),渐用力停留半分钟,轻轻松手后患者感下肢热即止,最后摇髋牵抖。
(3)   病在足太阳膀胱经
由于此经为病时,首先不适的不是肾,所以不容易出现“水循环”失调的情况,也就是说,肿胀的现象不明显。
这类病人药疗时可采用以毒攻毒之法,克制内邪。
理疗时最好能就地解决问题,在患处拔除病气。针灸、拔罐、刮痧皆可用之,减轻一分患处的病气,它就少了一分继续下行的能量。
(4)   病在足少阴肾经,造成足部或下肢关节肿胀
下肢、足部肿胀时的理疗不宜对患处进行手法治疗。为什么呢?打个比方吧:
一条街中的一间房着火了,水泼在何处?自然是哪里有火泼哪里,泼在别家是白费。
一条河中的一小段水盈将溢,治何处?上策是疏通下游。在水盈之处乱搅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所以,如果是肿胀之症,不要对患处作推拿、按摩,应弄清是哪条经脉阻塞,以针灸、拔罐、按摩、推拿之法疏通之,肿自消,痛自解。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家庭中,可沿足少阴肾经(患处除外)进行拔罐、按摩、推拿。推拿时作向上推的手法。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