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皮肤病
http://zhuanti.qm120.com 2007-09-26 15:40:44
入秋以来,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气候逐渐干燥,空气湿度逐渐减小,人们经常会出现皮肤干涩、唇干、咽痛、手足心热等现象,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季节性皮肤病的侵蚀,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秋燥症。近日,我区举行义诊咨询,聘请专业医生围绕季节更替时容易产生的一些疾病进行解释,吸引了众多群众关注。
秋季风干物燥,大多数中青年极易出现荨麻疹病。专家指出,进食致敏食物、冷热不均、感染等因素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由于这种病发作时可表现为全身斑块,因此又称为“风疹块”。
据介绍,荨麻疹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荨麻疹治疗比较容易,而四分之三的慢性荨麻疹病因不明,治疗较棘手。发病后除皮肤瘙痒外,还可能出现腹痛、关节痛、血管炎,甚至并发喉头水肿,造成胸闷气急而威胁生命。另外,心理、情绪等因素也与发病有关。有关专业人士就如何预防、治疗这种疾病向过往群众作了解答。
皮肤病防治、护理、外用药常识
1、皮肤病防治常识
皮肤病是常见病,有的还是季节性多发病,为保障人民的健康,预防是很重要的。
1、 认真学习卫生常识,做好皮肤保健,增强皮肤健康。
(1) 避免皮肤损伤:一些皮肤小损伤也应及时处理,预防发生继发感染。
(2) 经常保持皮肤清洁:使皮肤清洁的简单方法是用水与肥皂清洗。用水比较好
使用自来水、雨水、雪水,如用井水、河水比较好煮沸或加一些小苏打后使用。直接用井水、河水,容易使皮肤干燥发生皲裂。用肥皂也应考虑,如皮肤皮脂排泄较多,可用碱性肥皂(洗衣用肥皂)。普通多用中性肥皂(多属香皂),老年人和儿童以及皮肤较干燥者,应使用多脂性肥皂(如小孩用肥皂)。
2、 加强体育锻炼 能提高抵抗力,锻炼皮肤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 加强体育锻炼:能改善皮肤营养状况,对提高皮肤的抵抗力,有直接好处。
(2) 适当进行日光浴:日光浴能使皮肤血管扩张,促进皮肤代谢过程,增加皮
肤营养,并能预防由日光引起的某些皮肤病,同时还可治疗银屑病。
2、皮肤病护理常识
皮肤病的护理很重要,护理得当可以缩短病程加速治愈。护理不当或采用不适当的偏方,会延误或加重病情。
1、 皮肤的清洁与处理 平时清洁皮肤很需要,皮肤患病时更需要。
(1) 患部有毛发应先剪去,再进行清拭或搽药。
(2) 皮肤表面若存留脂肪物,可用植物油清拭,若粉剂干结或敷料干结紧
贴于皮肤,应先用消毒等渗盐水浸纱布贴其上,待干结湿软后再掀揭或清拭,有橡皮膏贴于皮肤上,应先用汽油或浸棉球边搽边取掉,再行皮肤清拭。
(3) 患部表皮结痂或痂与毛发粘结时,切不可在痂上搽药,可先在痂上搽无刺
激性软膏后包扎,经24小时掀开,痂软化脱落,剪去毛发,根据病情再适当涂药。
(4) 患部表面脓性分泌物较多时,先用双氧水浸湿棉球清拭或用1:5000高锰
酸钾液清拭后,选用适当的药物外搽并用纱布包扎;若患部表面分泌物为浆液性,可先湿敷或直接搽黄连油。
(5) 患部已形成脓疱时,先用75%酒精在周围搽洗消毒后,剪除疱壁然后用药。
如为大水疱,应在消毒后剪破疱壁放出液体内容,不必全部剪除疱壁。大水疱如已破裂,可将疱膜剪除,然后用药。
2、 湿敷 根据需要有冷、热敷的区分。
(1) 适应证:急性皮炎有渗液或糜烂时适于用冷敷,化脓性皮肤病适于用热敷。
(2) 湿敷的作用:冷敷有消炎、止痒、收敛、镇痛等作用。热敷有增加局部血
液循环的作用,从而提高局部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有利于消炎。
(3)湿敷用溶液:常用溶液有0.2-0.5%醋酸铅溶液、1:5000高锰酸钾溶液、3%硼酸溶液以及3%金银花煎液等。
(4)湿敷方法 用数层纱布浸透所选用的湿敷溶液(如热敷事先须将溶液加
温),拧至纱布不滴水的程度,敷在患部并用绷带包扎。如患部渗液少,可在湿敷外覆盖油纸、油布或塑料布,以减少溶液蒸发。如患部渗液较多,白天可湿敷数次,晚上可根据病情改用其他方法。患部渗液过多时,可以日夜不停的湿敷。湿敷时应保持纱布一定的湿度,约为每20-30分钟更换一次敷料,从实际出发,应根据局部渗液多少来更换敷料。
3、皮肤病外用药常识
应用药膏治疗皮肤病由来已久,如氧化锌油、硼酸软膏等。过去医院里应用较多,现在市贩此类药物仍然不少。应用此类药物,不仅能污染衣物,且药效并不理想,近年来已少应用。因为搽用氧化锌油后一旦干硬如板状,其下成为细菌繁殖的良好场所,能加重组织的破坏。硼酸软膏对于因皮脂缺少引起的皮肤瘙痒症或儿童的轻度干燥性湿疹,有一定疗效且无副作用。当前市贩皮肤病药膏虽多,切不可滥用,滥用不公无益而且有害。还有在近年来,有人对肾上腺皮质激素软膏,不加选择的长期应用,以致后来发生皮肤萎缩现象,对此应有正确认识,并加控制应用。
应用抗生素制成的软膏,近年来发展很快,如青霉素软膏等各种软膏,常用以涂搽化脓菌感染的湿疹或皮肤表面发生的水疱,都比较方便。因应用抗生物质较多,抗生物质的过敏问题,也随之增加。人的皮肤与粘膜接触抗生物质后,有时可能发生过敏,并且在局部应用抗生素后,再口服或注射该抗生素,有可能发生休克或药疹。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