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内科 >> 心血管 >> 心肌梗塞 >> 心肌梗塞症状

心肌梗塞应做哪些检查?

http://zhuanti.qm120.com 2009-04-23 09:39:47

关键词:心肌梗塞症状

      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多种多种多样,必须做相应的客观检查方能确诊,为积极救治提供可靠依据,常用的检查方法如下:

      1、心电图

      早期心肌梗塞的心电图,需动态观察其演变,方能诊断。如果您的症状较重,初诊时心电图检查未发现异常,比较好在急诊室留观,医生根据复查的心电图情况确认可除外心肌梗塞时,方能离开医院。如确诊为心肌梗塞,就要积极住院治疗。根据心电图有无Q波,心梗可分为以下两种:①Q波(透壁性)心肌梗塞;②非Q波(非透壁性或心内膜下)心肌梗塞。

      2、心肌酶谱

      急性心肌梗塞时,由于心肌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各种心肌细胞内的酶、心肌结构蛋白及其分解产物等,可以大量释放入血。因此,可在血中或尿中直接检出有关酶的含量,用于诊断急性心梗。

      (1)谷草转氨酶(AST)

      除心肌外,AST也存在于肝、肺、肾和骨骼肌等其他组织中,故AST不是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特异性指标。不过,其诊断的敏感性很高,可达90%。急性心肌梗塞后AST在6-12小时开始升高,18-36小时达到高峰,3-4天恢复正常。

      (2)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功酶

      LDH及其同功酶在心脏、肝和骨骼肌中含量最多,也存在于红细胞、白细胞、脑、肺、脾、肾脏中。所以,LDH也不是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特异性指标。LDH1,是LDH的同功酶,正常时,LDH1/LDH小于30%,而急性心梗时这一经值可升高到50%-90%。

      LDH在梗死后8小时开始升高,48-72小时达到高峰,并可持续升高约4-16天,故适用于发病后就医较晚的患者。

      (3)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

      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脑及消化道组织的细胞浆中,肝、肺、肾、脾也含少量的CK。急性心肌梗塞后,CK不仅出现早,而且升幅较大,敏感性较好。CK的同功酶为CK-MB,正常人血清中含少许CK-MB,特别是骨骼肌疾病患者的CK-MB可高达总CK的30%以上,但比较容易排除。因此,CK-MB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有较大的临床诊断价值。

[Page]

      CK和CK-MB常在心肌梗塞后3-8小时开始增高,12-36小时达最高值,约1-4天降至正常水平。

      (4)肌红蛋白(MB)

      它存在于心同和骨骼肌中,血清MB在心肌梗塞后早期2-3小时即可增高,12小时内即可达到最高峰,24-48小时内恢复至正常水平。如有肾功能不良时,MB也常增高。

      (5)心肌肌凝蛋白轻链(CMLC)

      CMLC是心肌细胞内肌原纤维蛋白的主要成分。急性心肌梗塞后4-16小时开始增高,30-144小时达到最高峰,并持续增高7-16天后才降至正常,故CMLC的测定不仅可用于早期诊断,也可用于迟到就诊的患者,而且特异性很高。

      以上各项酶系和心肌结构蛋白的指标的正常值,因各实验室采用的测定方法不同而异,诊断时应根据当地医院的标准判断。

      3、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这一检查一般仅用于临床表现、心电图和酶系等检查不能确诊而又高度怀疑急性心梗的患者的辅助检查。

      4、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可用来观察急性心肌梗塞后的室壁运动情况,如减弱、消失或矛盾运动,并可测定心功能,有否室壁瘤、附壁血栓、室间隔穿孔、肌断裂和心包积液等。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