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内科 >> 消化 >> 胰腺癌 >> 检查与诊断

胰腺癌的基因诊断研究现状

http://zhuanti.qm120.com 2007-08-08 15:19:36

关键词:检查与诊断
       检测方法主要有:①DNA测序法;②PCR-SSCP法,此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在90%左右;③免疫组化法,此法的敏感性为75%,阳性预测值为 63%。由于p53基因存在于人类多种肿瘤中,而且p53基因在5、6、7、8及其他外显子均可能发生突变,临床上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这些突变既耗时又耗力,故大多数人主张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基因产物——p53蛋白。正常细胞的p53蛋白半衰期极短,表达水平低而检测不到,当p53基因突变时,其蛋白产物在核内堆积,p53呈高表达,即阳性发现。Barton等检测了22例胰腺癌标本,有13例(60%)p53蛋白阳性,Digiuseppe等检出 40%的胰腺癌组织有p53蛋白的过度表达,因此认为,p53基因的改变在胰腺癌发生中有重要作用。

  p53基因突变存在于多种肿瘤中,且在胰腺癌中的突变率远低于K-ras,某些良性胰腺病也可出现阳性,故作为基因标志物单独用于胰腺癌的诊断意义不大。Maacke等[13]报道,15例胰腺癌及27例胰腺炎病人的胰液中,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7%及59%,两者相差不显著,认为在慢性炎症过程中p53过度表达可能由于DNA损害所致。正常及突变的p53蛋白释放入血后,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p53蛋白的自身抗体。有人探讨了血中p53蛋白的自身抗体测定,结果发现,胰腺癌中阳性率为18.2%,急性胰腺炎为5.3%,慢性胰腺炎中为12.1%,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一些研究表明,p53蛋白的过度表达似乎与胰腺癌预后有关,但遗憾的是,报道的结论不一致。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为:p53蛋白阳性的胰腺癌病人预后较差,生存期短。有人观察到p53蛋白阳性的胰腺癌病人生存期只有10个月,而阴性者为20个月,Linder[14]等的报道也支持这个结论,但 Dergham[15]发现p53蛋白阳性的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期(12.8个月)较阴性者长(10.5个月),各家报道结果矛盾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3 端粒酶

  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简单重复且富含鸟嘌呤的DNA序列及相关蛋白组成。人和各种脊椎动物的端粒DNA序列都为(5’-TTAGGG-3’)n,近来研究表明,它与细胞的寿命控制有着密切联系。端粒长度的维持需要端粒酶的激活,端粒酶是含RNA模板的核糖核蛋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重复序列。含有这种活性酶的细胞可逃避进行性端粒缩短而获得无限制的生长潜力。在大部分正常人体细胞中没有端粒酶的活力,而在肿瘤细胞中端粒酶却特异性表达。

  1994年,Counler等发现端粒酶活力仅存在于腹水转移卵巢癌中,而在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缺乏,开始认识到端粒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后人们逐渐发现,94%神经母细胞瘤、93%乳癌、80%肺癌、85%肝癌、100%卵巢癌、85%胃癌、84%前列腺癌和75%肾癌中端粒酶阳性,而在邻近正常人体组织细胞或良性肿瘤组织中则多为阴性。Hiyama等[16]测定了胰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后再行胰管刷检物中的端粒酶活性,发现9例胰腺癌均阳性,而3例囊腺瘤及1例慢性胰腺炎均阴性。由此看出,检测端粒酶活性诊断胰腺癌有100%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推测如能在内镜下取材进行端粒酶的测定,此方法将是诊断胰腺癌的又一新途径。

  4 联合检测

  为提高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人尝试同时检测两种或多种癌相关基因。最常见的组合是以K-ras为主,再辅以其他基因。Dergham 等[15]在76例胰腺癌的病理标本中,同时检测K-ras突变及p53蛋白表达,结果单有K-ras突变率为72%,单有p53表达率为43%,两者都阳性者为31%,至少有一种阳性者为84%,表明同时检测可提高阳性率。他们还发现两种突变同时存在与单独存在相比,在肿瘤分级、分期、存活期上均无明显差别。Surgio等[17]在115个正常、未侵袭病灶、已侵袭病灶中同时观察K-ras突变及5q、18q染色体杂合性丢失(LOH),发现K- ras突变发生于胰腺癌发病的早期,突变部位是多灶性的,这为用于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5q、18q染色体LOH则是胰腺癌相对晚期的现象,其中5q 染色体是APC基因所在区域,18q染色体则是DCC及DPC4基因所在区域。

  5 dPC4基因

  dPC4(deleted in pancreatic cancer 4)基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新的肿瘤抑制基因,编码蛋白是TGF-β传递信号到细胞内途径的一个成员,而TGF-β则抑制许多细胞的生长,所以DPC4 的丢失可促使细胞过度生长[18]。新近研究发现,P21wafl可能参与这个过程的发生[19]。1996年,Hahn[20]报道,在18q21、1 上发现DPC4基因,并测得约50%的胰腺癌有DPC4的丢失或失活,其中约30%为纯合性丢失,约20%有点突变,认为DPC4基因的改变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DPC4基因改变在膀胱癌、乳腺癌、头颈癌、肾癌、肝癌、肺癌、卵巢癌及神经系肿瘤发生率较低,而在食道癌、胃癌及与溃疡性结肠炎有关的肿瘤中未发现DPC4的改变[21]。因此,DPC4基因的丢失或失活有望成为胰腺癌的新基因标志物。

  6 其他

  与胰腺癌发生有关的基因还有APC、DDC、Rb-1、C-erbB2、nm23等,因这些基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率远不如K-ras高,故不能单独作为胰腺癌基因用于诊断。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