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认识与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
http://zhuanti.qm120.com 2008-09-04 14:13:55
关键词:甲亢常识,甲亢
如何让甲状腺疾病患者免去终生服药及手术痛苦,使其彻底治愈,一直是医学界专家所关注的课题。
中医将本病归于“瘿瘤”范畴,其发病原因首先在于患者素体阴亏,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阴失敛。在此基础上,复遭情志失调,精神创伤。《诸病源候论•瘿候》说:“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说明中医早就认识到情绪和精神因素对甲亢发生的影响。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若原来体质就肝肾阴亏,则更易炼液成痰,壅滞经络,结于项下而成瘿。
中医认为,由于七情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攻于头,故甲亢患者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肝郁化火,灼伤胃阴,胃火炽盛,故消谷善饥;脾气虚弱,运化无权,则消瘦乏力;肝郁气滞,影响冲脉,故月经不调,经少,经闭;肾阴不足,相火妄动,则男子遗精、阳痿;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则肝阳上亢,手舌震颤;心肾阴虚,则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多汗;阴虚内热,则怕热,舌质红,脉细数。患者素体阴虚,遇有气郁,则易化火,灼伤阴血。总之,患者气郁化火,炼液为痰,痰气交阻于颈前,则发于瘿肿;痰气凝聚于目,则眼球突出。
素体,是指与生俱来,或幼时因某种原因而引起的体质。如先天遗传缺陷,或(后天)幼时曾患重病,未能及时调治,导致脏腑受到难以改变的功能缺陷,从而形成一种长久的体质,中医叫“素体”。素体的表现,可分为阴虚型体质、阳虚型体质、气虚型体质等。
甲亢病位在颈部,临床上呈现的颈肿、怕热汗出、心悸心烦、消谷善饥、性急易怒、指舌颤动、形体消瘦等症状,是一个多脏腑受病、多病机并存的复杂的病理过程,中医治疗上常通过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健脾化痰、滋阴降火、滋补肝肾、宁心安神、祛痰散结、活血通络、驱除邪毒等多种方法、多个环节,借以达到调整人体内环境失调的病理状态。有人综合国内有关资料,结合现代科技总结出中医治疗甲亢的机制为:(1)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2)调节神经与体液系统的功能活动。(3)抑制能量代谢。(4)抑制甲状腺素的分泌。
西医对甲亢的治疗与控制并不理想,且存在诸多副反应。目前的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抗甲状腺药物不能根治甲亢,且疗程太长,复发率高,易使甲状腺肿大,充血及发生过敏和中毒反应。放射性碘治疗仅对原发性甲亢有效,对继发性甲亢疗效不明显,具有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副作用及致癌的可能(如白血病、甲状腺癌等)。手术疗法本身是一种对机体的创伤,手术常见并发症如声音嘶哑、失音、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术后出血、手足抽搐、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功能减退、术后恶性突眼等,且有一定的术后复发率。
甲亢的西医放射性碘131核素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按病因分为Graves病和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瘤(以手术治疗为主)。甲亢(Graves病)的治疗有三种方式:内科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性碘131核素治疗。放射性碘131核素治疗原理:带有放射性的碘被甲状腺组织利用,其中的放射性造成甲状腺无菌性炎症,使部分滤泡萎缩、功能降低,从而达到治愈甲亢的目的。目前碘131核素治疗以其简单、方便、安全、疗效好、副作用小、费用低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医生及甲亢患者的关注,被认为是多数成年人Graves甲亢的首选治疗方法。
下面就患者关心的几个问题作一简单介绍。
(1)放射性:美国曾就此问题作过30年的,结果发现:进行碘131治疗后的患者其血癌及其它癌症的发病率与普通人群相同;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低于长期进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甲亢患者。
(2)甲减、甲低:核素治疗甲亢唯一的副作用就是甲减、甲低(主要指永久性甲减甲低)。永久性甲减、甲低的发生原来一直都被认为和碘131用量有关,但最近有许多文献报道:在剂量个体化的情况下,甲低的发生取决于患者的个体敏感性。 Graves病自发性甲低发生率即高达16-20%,且任何治疗方法都不可能避免甲低。第26届欧洲甲状腺协会年会在权衡了顽固性甲亢的发生率、死亡率以及碘131治疗后需T4替代治疗的甲低发生率之后, 评论认为甲低相对甲亢复发更好一些。
(3)治愈率及复发率:仅有极个别的患者对碘131不敏感,文献报告甲亢1次治愈率为52.9-77%,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复发率为1-4%。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鉴于甲亢这一顽疾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甲状腺疾病专家组为了解除这一难题,经过潜心研究和长期临床实践,收集国内外最新治疗方法,发挥祖国医学之精华,总结出一套安全可靠、快速有效以中医治疗为主的完整治疗方案,不手术,专治甲亢、甲低、甲减、甲状腺囊肿、腺瘤、结节、甲状腺术后复发和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
中医甲亢病专科专家组提出:甲亢之病,虚实挟杂,本虚而标实;本虚为肝、肾、脾三脏不足;标实为肝郁,心火及痰凝。肝气不舒,郁而化火,炼液成痰,凝结而为肿块,肝风内动常见抽搐心慌、胸闷、失眠、消瘦乏力或有腹泻、水肿等。故临床治疗宜标本兼顾,以调补肝、肾为关键,同时采用舒肝理气、化痰散结、健脾养心等法。一般患者用药一个疗程后T3、T4数值恢复正常,成功地解除了甲亢所致的粗脖、突眼,使急躁、易怒、怕热等症状全部消失。
专家经过二十多年的潜心研究,总结治疗成功的经验,成功的研制出了由30多种名贵纯中药组成的甲亢方剂,不但具有理气散结、化痰软坚、扶正敛阴、调节肌体免疫功能的法则给予治疗。而且不手术攻克甲亢、甲状腺囊肿、腺瘤、结节等甲状腺疾病,成功地解决了甲亢所致的粗脖、突眼等难题,且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消肿散结,宁心安神。显著降低基础代谢的良好疗效。
中药标本兼治的特色,成功解决了甲亢所致的粗脖、突眼等众多难题,有效消除甲亢症状、甲状腺肿或肿大、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结节等疾病,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恢复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尤其是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巩固疗效标本兼治和抗复发性。一般用药2-3个疗程即可逐渐好转治愈,现已为国内外众多甲状腺疾病患者解除了痛苦,深受国内外患者一致赞扬。
中医认识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
中医将本病归于“瘿瘤”范畴,其发病原因首先在于患者素体阴亏,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阴失敛。在此基础上,复遭情志失调,精神创伤。《诸病源候论•瘿候》说:“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说明中医早就认识到情绪和精神因素对甲亢发生的影响。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若原来体质就肝肾阴亏,则更易炼液成痰,壅滞经络,结于项下而成瘿。
中医认为,由于七情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攻于头,故甲亢患者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肝郁化火,灼伤胃阴,胃火炽盛,故消谷善饥;脾气虚弱,运化无权,则消瘦乏力;肝郁气滞,影响冲脉,故月经不调,经少,经闭;肾阴不足,相火妄动,则男子遗精、阳痿;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则肝阳上亢,手舌震颤;心肾阴虚,则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多汗;阴虚内热,则怕热,舌质红,脉细数。患者素体阴虚,遇有气郁,则易化火,灼伤阴血。总之,患者气郁化火,炼液为痰,痰气交阻于颈前,则发于瘿肿;痰气凝聚于目,则眼球突出。
甲亢病,根据我们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对甲状腺疾病更深层次的研究,具体掌握了甲状腺疾病的诱发病因病理。
甲亢病的诱发与精神因素关系最为密切,情感不舒,肝气郁滞,肝郁脾虚,或肝郁化火均可凝聚为疾。凝结于眼部则目突;肝火旺盛则性情急躁、易怒;火盛则耗气伤阴;横逆脾胃则胃火亢盛;心阴虚则怕热、心悸;下及肾阴、后期会出现肾阴不足等症状。
甲状腺疾病的中医病机
甲状腺疾病多因肝郁火伏,以致激动肝火,或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而引发。其发病机理与经、孕、产、乳等生理功能失调及体质因素等一定关系,体内阴阳乘戾,气滞痰凝,壅结颈前功尽弃基本病变,若迁延日久,引起血脉瘀阻则由气、痰、瘀三者合而交结为患。本病初起多实,病久则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
1、痰热互结,气血雍滞 由于肝气久郁化火,灼液成痰,痰热互结,壅塞中焦,气机失畅,血脉不行,久则痰瘀互结,凝于颈部,发为瘿肿。
2、脾虚湿停,痰水凝聚 由于平素肾阳虚,体内多痰多湿,阳虚刚内寒,水湿之邪停留体内,无以温化,则寒痰水湿互结,凝聚不散,聚于颈下成为瘿肿。
中医甲状腺疾病的病因病理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对甲状腺疾病更深层次的研究,具体掌握了甲状腺疾病的诱发病因病理。
甲亢病的诱发与精神因素关系最为密切,情感不舒,肝气郁滞,肝郁脾虚,或肝郁化火均可凝聚为疾。凝结于眼部则目突;肝火旺盛则性情急躁、易怒;火盛则耗气伤阴;横逆脾胃则胃火亢盛;心阴虚则怕热、心悸;下及肾阴、后期会出现肾阴不足等症状。
甲亢病的诱发与自身免疫、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其中以自身免疫因素最为重要。遗憾的是,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发生,发展过程迄今尚不清楚,因而很难找到预防的方法。遗传因素也很重要,但遗传的背景和遗传的方式也未被阐明,故也很难从遗传方面进行预防。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各种诱发甲亢发病的因素,例如创伤、精神刺激、感染等,虽然不少甲亢的诱发主要与自身免疫,遗传因素有关,但发不发病却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 。如遇到诱发因素就发病,而避免诱发因素就不发病。由此可见,部分甲亢病人的发病有可能在避免诱发因素的条件下得到预防。
在甲亢调养过程中,患者的饮食尤其重要。因为甲亢病人由于代谢亢进,营养物质需求明显增加,如果营养补充不足,消瘦会更为明显,甚至出现类似晚期癌症的症状,因此,饮食是否得当十分重要。
患者饮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每日进食的热量,男性至少2400千卡,女性至少2000千卡。多吃高蛋白食物,年轻患者还需多吃脂肪类食物,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少吃辛辣事物、如辣椒、葱、姜、蒜等。少吃含碘多的食品,如海带、海虾、海鱼等。尽量不吸烟,不引酒,少喝浓茶,咖啡,患者特别注意心理情绪及精神生活水平自我调节,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避免受风感冒,劳累过度,高度发烧。
中医甲亢病病理
甲亢病病理变化可以说是虚实夹杂,初发病时多数是因气机郁滞、痰气凝结于颈前而至病,或者是由于肝火亢盛、瘀血阻滞而至病,这些多为实证,久病不愈也就转变成气虚、阴虚、气阴两虚等证,我们根据甲亢病的病理变化是以气为先,也就是由气滞、痰凝、血瘀、肝火、直到阴虚,而这一病理变化又涉及到肝、心、肾、脾等脏器,所以我们在治疗上从疏肝解郁、理气化痰、活血祛瘀的同时,注重滋阴养血和补益元气,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恢复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尤其是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巩固疗效,标本兼治。
根据这一论证,从中医学、药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等多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中药里的某些成分,能够以不同于碘剂的药理作用,克服碘的弊病而对甲亢发挥很好的治疗作用,于是把每套有效的治疗方案进行反复的比较,然后再重新组方,进行药理试验和临床观察,临床表明,它可以针对甲亢的病根从疏肝理气、滋阴降火、化瘀活血、益气宁心、软坚散结等多方面进行有效治疗,以达到标本兼治,同时还能有效的克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所至的一系列毒副作用和不适症状,避免手术治疗所造成的不可逆的和破坏性的不良后果。,治疗甲亢病疗效独特、显著、无毒副作用,给甲亢病患者在治疗上提供了非常大的方便。
甲亢的中医理论发病原因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免疫失常和神经精神因素所导至的一种多系统综合症,从中医的理论来说,甲亢的发病与情志和体质有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与肝、肾、心、脾有直接的关系),中医所说的情志因素是指: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或长期思想忧郁,精神压抑、七情不遂而导致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火随气窜,上攻于头,所以患者表现出急躁易怒、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头晕、眼花等症状;倘若肝火旺盛灼伤胃阴,胃火积盛则消谷善饥,所以患者有饭量增高大便次数增多的现象;脾为后天之本,如果脾气虚弱,四肢肌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就会表现出消瘦、乏力;肝与肾同源,肝阴亏损肾阴就不足,所以导致志遗精甚至阳痿;如果长期忧虑则伤心,心肾阴虚、神失内守,就会有心悸、心慌、失眠多梦等症状;体质因素是指素体阴虚,特别是志,因为处在发育、妊娠、哺乳期的女性体质较虚弱,一旦有气郁,就容易化火,肝火亢盛则灼伤阴血,这样就容易至病。
甲亢病的诱发与精神因素关系最为密切,情感不舒,肝气郁滞,肝郁脾虚,或肝郁化火均可凝聚为疾。凝结于眼部则目突;肝火旺盛则性情急躁、易怒;火盛则耗气伤阴;横逆脾胃则胃火亢盛;心阴虚则怕热、心悸;下及肾阴、后期会出现肾阴不足等症状。
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应积极采取中医的治疗,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对甲状腺疾病更深层次的研究,具体掌握了甲状腺疾病的诱发病因病理。 而西医相对安全的碘131核素治疗容易导致甲低,主要指永久性甲低。
西医采用激素类(或抑止剂等)等药物、手术、放射性碘131核素治疗,副作用较大但疗效有限,而费用不低,效果不是很理想,病情反复,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患者痛苦长期会产生诸多并发症;用纯中药治疗此病比较好,标本兼治,采用中医药治疗,治疗效果稳定、理想且无任何副作用,治愈后不易复发。
专家多年经验研究的纯中药系列方剂,治疗垂体与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与性腺等内分泌系统病症及相应并发病症,已取得非常好的疗效和患者反馈,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并发病症、治疗的反馈情况等,加处方中药水煎后配主药一起服用;治疗期间根据疗效和患者病情再调整。
中医将本病归于“瘿瘤”范畴,其发病原因首先在于患者素体阴亏,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阴失敛。在此基础上,复遭情志失调,精神创伤。《诸病源候论•瘿候》说:“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说明中医早就认识到情绪和精神因素对甲亢发生的影响。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若原来体质就肝肾阴亏,则更易炼液成痰,壅滞经络,结于项下而成瘿。
中医认为,由于七情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攻于头,故甲亢患者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肝郁化火,灼伤胃阴,胃火炽盛,故消谷善饥;脾气虚弱,运化无权,则消瘦乏力;肝郁气滞,影响冲脉,故月经不调,经少,经闭;肾阴不足,相火妄动,则男子遗精、阳痿;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则肝阳上亢,手舌震颤;心肾阴虚,则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多汗;阴虚内热,则怕热,舌质红,脉细数。患者素体阴虚,遇有气郁,则易化火,灼伤阴血。总之,患者气郁化火,炼液为痰,痰气交阻于颈前,则发于瘿肿;痰气凝聚于目,则眼球突出。
素体,是指与生俱来,或幼时因某种原因而引起的体质。如先天遗传缺陷,或(后天)幼时曾患重病,未能及时调治,导致脏腑受到难以改变的功能缺陷,从而形成一种长久的体质,中医叫“素体”。素体的表现,可分为阴虚型体质、阳虚型体质、气虚型体质等。
甲亢病位在颈部,临床上呈现的颈肿、怕热汗出、心悸心烦、消谷善饥、性急易怒、指舌颤动、形体消瘦等症状,是一个多脏腑受病、多病机并存的复杂的病理过程,中医治疗上常通过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健脾化痰、滋阴降火、滋补肝肾、宁心安神、祛痰散结、活血通络、驱除邪毒等多种方法、多个环节,借以达到调整人体内环境失调的病理状态。有人综合国内有关资料,结合现代科技总结出中医治疗甲亢的机制为:(1)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2)调节神经与体液系统的功能活动。(3)抑制能量代谢。(4)抑制甲状腺素的分泌。
西医对甲亢的治疗与控制并不理想,且存在诸多副反应。目前的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抗甲状腺药物不能根治甲亢,且疗程太长,复发率高,易使甲状腺肿大,充血及发生过敏和中毒反应。放射性碘治疗仅对原发性甲亢有效,对继发性甲亢疗效不明显,具有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副作用及致癌的可能(如白血病、甲状腺癌等)。手术疗法本身是一种对机体的创伤,手术常见并发症如声音嘶哑、失音、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术后出血、手足抽搐、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功能减退、术后恶性突眼等,且有一定的术后复发率。
甲亢的西医放射性碘131核素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按病因分为Graves病和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瘤(以手术治疗为主)。甲亢(Graves病)的治疗有三种方式:内科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性碘131核素治疗。放射性碘131核素治疗原理:带有放射性的碘被甲状腺组织利用,其中的放射性造成甲状腺无菌性炎症,使部分滤泡萎缩、功能降低,从而达到治愈甲亢的目的。目前碘131核素治疗以其简单、方便、安全、疗效好、副作用小、费用低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医生及甲亢患者的关注,被认为是多数成年人Graves甲亢的首选治疗方法。
下面就患者关心的几个问题作一简单介绍。
(1)放射性:美国曾就此问题作过30年的,结果发现:进行碘131治疗后的患者其血癌及其它癌症的发病率与普通人群相同;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低于长期进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甲亢患者。
(2)甲减、甲低:核素治疗甲亢唯一的副作用就是甲减、甲低(主要指永久性甲减甲低)。永久性甲减、甲低的发生原来一直都被认为和碘131用量有关,但最近有许多文献报道:在剂量个体化的情况下,甲低的发生取决于患者的个体敏感性。 Graves病自发性甲低发生率即高达16-20%,且任何治疗方法都不可能避免甲低。第26届欧洲甲状腺协会年会在权衡了顽固性甲亢的发生率、死亡率以及碘131治疗后需T4替代治疗的甲低发生率之后, 评论认为甲低相对甲亢复发更好一些。
(3)治愈率及复发率:仅有极个别的患者对碘131不敏感,文献报告甲亢1次治愈率为52.9-77%,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复发率为1-4%。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鉴于甲亢这一顽疾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甲状腺疾病专家组为了解除这一难题,经过潜心研究和长期临床实践,收集国内外最新治疗方法,发挥祖国医学之精华,总结出一套安全可靠、快速有效以中医治疗为主的完整治疗方案,不手术,专治甲亢、甲低、甲减、甲状腺囊肿、腺瘤、结节、甲状腺术后复发和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
中医甲亢病专科专家组提出:甲亢之病,虚实挟杂,本虚而标实;本虚为肝、肾、脾三脏不足;标实为肝郁,心火及痰凝。肝气不舒,郁而化火,炼液成痰,凝结而为肿块,肝风内动常见抽搐心慌、胸闷、失眠、消瘦乏力或有腹泻、水肿等。故临床治疗宜标本兼顾,以调补肝、肾为关键,同时采用舒肝理气、化痰散结、健脾养心等法。一般患者用药一个疗程后T3、T4数值恢复正常,成功地解除了甲亢所致的粗脖、突眼,使急躁、易怒、怕热等症状全部消失。
专家经过二十多年的潜心研究,总结治疗成功的经验,成功的研制出了由30多种名贵纯中药组成的甲亢方剂,不但具有理气散结、化痰软坚、扶正敛阴、调节肌体免疫功能的法则给予治疗。而且不手术攻克甲亢、甲状腺囊肿、腺瘤、结节等甲状腺疾病,成功地解决了甲亢所致的粗脖、突眼等难题,且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消肿散结,宁心安神。显著降低基础代谢的良好疗效。
中药标本兼治的特色,成功解决了甲亢所致的粗脖、突眼等众多难题,有效消除甲亢症状、甲状腺肿或肿大、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结节等疾病,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恢复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尤其是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巩固疗效标本兼治和抗复发性。一般用药2-3个疗程即可逐渐好转治愈,现已为国内外众多甲状腺疾病患者解除了痛苦,深受国内外患者一致赞扬。
中医认识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
中医将本病归于“瘿瘤”范畴,其发病原因首先在于患者素体阴亏,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阴失敛。在此基础上,复遭情志失调,精神创伤。《诸病源候论•瘿候》说:“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说明中医早就认识到情绪和精神因素对甲亢发生的影响。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若原来体质就肝肾阴亏,则更易炼液成痰,壅滞经络,结于项下而成瘿。
中医认为,由于七情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攻于头,故甲亢患者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肝郁化火,灼伤胃阴,胃火炽盛,故消谷善饥;脾气虚弱,运化无权,则消瘦乏力;肝郁气滞,影响冲脉,故月经不调,经少,经闭;肾阴不足,相火妄动,则男子遗精、阳痿;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则肝阳上亢,手舌震颤;心肾阴虚,则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多汗;阴虚内热,则怕热,舌质红,脉细数。患者素体阴虚,遇有气郁,则易化火,灼伤阴血。总之,患者气郁化火,炼液为痰,痰气交阻于颈前,则发于瘿肿;痰气凝聚于目,则眼球突出。
甲亢病,根据我们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对甲状腺疾病更深层次的研究,具体掌握了甲状腺疾病的诱发病因病理。
甲亢病的诱发与精神因素关系最为密切,情感不舒,肝气郁滞,肝郁脾虚,或肝郁化火均可凝聚为疾。凝结于眼部则目突;肝火旺盛则性情急躁、易怒;火盛则耗气伤阴;横逆脾胃则胃火亢盛;心阴虚则怕热、心悸;下及肾阴、后期会出现肾阴不足等症状。
甲状腺疾病的中医病机
甲状腺疾病多因肝郁火伏,以致激动肝火,或情志内伤,肝气郁结而引发。其发病机理与经、孕、产、乳等生理功能失调及体质因素等一定关系,体内阴阳乘戾,气滞痰凝,壅结颈前功尽弃基本病变,若迁延日久,引起血脉瘀阻则由气、痰、瘀三者合而交结为患。本病初起多实,病久则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
1、痰热互结,气血雍滞 由于肝气久郁化火,灼液成痰,痰热互结,壅塞中焦,气机失畅,血脉不行,久则痰瘀互结,凝于颈部,发为瘿肿。
2、脾虚湿停,痰水凝聚 由于平素肾阳虚,体内多痰多湿,阳虚刚内寒,水湿之邪停留体内,无以温化,则寒痰水湿互结,凝聚不散,聚于颈下成为瘿肿。
中医甲状腺疾病的病因病理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对甲状腺疾病更深层次的研究,具体掌握了甲状腺疾病的诱发病因病理。
甲亢病的诱发与精神因素关系最为密切,情感不舒,肝气郁滞,肝郁脾虚,或肝郁化火均可凝聚为疾。凝结于眼部则目突;肝火旺盛则性情急躁、易怒;火盛则耗气伤阴;横逆脾胃则胃火亢盛;心阴虚则怕热、心悸;下及肾阴、后期会出现肾阴不足等症状。
甲亢病的诱发与自身免疫、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其中以自身免疫因素最为重要。遗憾的是,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发生,发展过程迄今尚不清楚,因而很难找到预防的方法。遗传因素也很重要,但遗传的背景和遗传的方式也未被阐明,故也很难从遗传方面进行预防。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各种诱发甲亢发病的因素,例如创伤、精神刺激、感染等,虽然不少甲亢的诱发主要与自身免疫,遗传因素有关,但发不发病却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 。如遇到诱发因素就发病,而避免诱发因素就不发病。由此可见,部分甲亢病人的发病有可能在避免诱发因素的条件下得到预防。
在甲亢调养过程中,患者的饮食尤其重要。因为甲亢病人由于代谢亢进,营养物质需求明显增加,如果营养补充不足,消瘦会更为明显,甚至出现类似晚期癌症的症状,因此,饮食是否得当十分重要。
患者饮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每日进食的热量,男性至少2400千卡,女性至少2000千卡。多吃高蛋白食物,年轻患者还需多吃脂肪类食物,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少吃辛辣事物、如辣椒、葱、姜、蒜等。少吃含碘多的食品,如海带、海虾、海鱼等。尽量不吸烟,不引酒,少喝浓茶,咖啡,患者特别注意心理情绪及精神生活水平自我调节,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避免受风感冒,劳累过度,高度发烧。
中医甲亢病病理
甲亢病病理变化可以说是虚实夹杂,初发病时多数是因气机郁滞、痰气凝结于颈前而至病,或者是由于肝火亢盛、瘀血阻滞而至病,这些多为实证,久病不愈也就转变成气虚、阴虚、气阴两虚等证,我们根据甲亢病的病理变化是以气为先,也就是由气滞、痰凝、血瘀、肝火、直到阴虚,而这一病理变化又涉及到肝、心、肾、脾等脏器,所以我们在治疗上从疏肝解郁、理气化痰、活血祛瘀的同时,注重滋阴养血和补益元气,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恢复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尤其是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巩固疗效,标本兼治。
根据这一论证,从中医学、药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等多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中药里的某些成分,能够以不同于碘剂的药理作用,克服碘的弊病而对甲亢发挥很好的治疗作用,于是把每套有效的治疗方案进行反复的比较,然后再重新组方,进行药理试验和临床观察,临床表明,它可以针对甲亢的病根从疏肝理气、滋阴降火、化瘀活血、益气宁心、软坚散结等多方面进行有效治疗,以达到标本兼治,同时还能有效的克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所至的一系列毒副作用和不适症状,避免手术治疗所造成的不可逆的和破坏性的不良后果。,治疗甲亢病疗效独特、显著、无毒副作用,给甲亢病患者在治疗上提供了非常大的方便。
甲亢的中医理论发病原因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免疫失常和神经精神因素所导至的一种多系统综合症,从中医的理论来说,甲亢的发病与情志和体质有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与肝、肾、心、脾有直接的关系),中医所说的情志因素是指: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或长期思想忧郁,精神压抑、七情不遂而导致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火随气窜,上攻于头,所以患者表现出急躁易怒、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头晕、眼花等症状;倘若肝火旺盛灼伤胃阴,胃火积盛则消谷善饥,所以患者有饭量增高大便次数增多的现象;脾为后天之本,如果脾气虚弱,四肢肌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就会表现出消瘦、乏力;肝与肾同源,肝阴亏损肾阴就不足,所以导致志遗精甚至阳痿;如果长期忧虑则伤心,心肾阴虚、神失内守,就会有心悸、心慌、失眠多梦等症状;体质因素是指素体阴虚,特别是志,因为处在发育、妊娠、哺乳期的女性体质较虚弱,一旦有气郁,就容易化火,肝火亢盛则灼伤阴血,这样就容易至病。
甲亢病的诱发与精神因素关系最为密切,情感不舒,肝气郁滞,肝郁脾虚,或肝郁化火均可凝聚为疾。凝结于眼部则目突;肝火旺盛则性情急躁、易怒;火盛则耗气伤阴;横逆脾胃则胃火亢盛;心阴虚则怕热、心悸;下及肾阴、后期会出现肾阴不足等症状。
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应积极采取中医的治疗,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对甲状腺疾病更深层次的研究,具体掌握了甲状腺疾病的诱发病因病理。 而西医相对安全的碘131核素治疗容易导致甲低,主要指永久性甲低。
西医采用激素类(或抑止剂等)等药物、手术、放射性碘131核素治疗,副作用较大但疗效有限,而费用不低,效果不是很理想,病情反复,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患者痛苦长期会产生诸多并发症;用纯中药治疗此病比较好,标本兼治,采用中医药治疗,治疗效果稳定、理想且无任何副作用,治愈后不易复发。
专家多年经验研究的纯中药系列方剂,治疗垂体与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与性腺等内分泌系统病症及相应并发病症,已取得非常好的疗效和患者反馈,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并发病症、治疗的反馈情况等,加处方中药水煎后配主药一起服用;治疗期间根据疗效和患者病情再调整。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