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内科 >> 肝病 >> 血吸虫性肝病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机理搞清

http://zhuanti.qm120.com 2005-11-07 15:48:24

关键词:血吸虫性肝病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发生与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彻底的杀虫治疗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是否能完全消退?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传染病研究所蔡卫民研究员和陈智教授等在《总理专项基金》、卫生部和浙江省地病办资助下,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发病机理作出系统阐述。

  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是日本血吸虫病两种最主要的病理改变,肝纤维化是肉芽肿的间接延伸,是导致日本血吸虫病严重并发症与死亡的最根本的原因。既往对肝纤维化研究较少。浙医一院蔡卫民和陈智等研究人员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生化、免疫组化及形态学技术,从动物实验、临床到现场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在探讨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形成机理方面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提出并证实细胞因子网络紊乱是导致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发生与发展最根本的原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最主要的致肝纤维化因子,而γ-干扰素(IFN-γ)是重要的抗肝纤维化因子,并在血吸虫病感染不同时期作用不一。动物实验发现血吸虫感染兔后第4周,肝组织观察有轻度炎症,未见虫卵肉芽肿;第6周后,肝脏具有急性虫卵肉芽肿形成;第8周肉芽肿大小达到高峰,其后逐渐缩小。血吸虫感染兔后第8周已发现肝脏肉芽肿周围见有胶原纤维。肝星状细胞(HSC)在炎症早期已有激活,炎症后期大量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并增殖明显,已可证明此细胞是肝纤维化时细胞外间质的主要来源。感染第16周肝纤维化开始明显,其后逐渐加重。经过IFN-γ治疗的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可使肝内肉芽肿周围肌成纤维细胞减少。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TGFβ1、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在血吸虫病的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彻底的杀虫治疗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不能完全消退,抗肝纤维化治疗仍属必要。此外,研究人员还首次报道肌成纤维细胞在肝纤维化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新建立的细胞因子mRNA检测方法,不仅是国内外首次应用于日本血吸虫病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而且在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病、肝癌、胃癌、糖尿病等治疗中均可获广泛应用。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