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妇科 >> 妇科病 >> 宫颈疾病 >> 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的诊断鉴别

http://zhuanti.qm120.com 2009-03-27 15:56:32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

  1.发热 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发热,多在37.5℃,用1疗程抗生素后好转。

  2.闭经 EA.Bradley报道1例,Ravi—na也曾提到在其研究组中约5%的发生率。接受栓塞的病人年龄多40~50岁,处于更年期或接近自然绝经期。目前还很难确定闭经与子宫动脉栓塞有无直接关系,在解剖上如果不存在异常的动静脉畸形时栓塞物质不可能到达卵巢血管床。有三种解释:

  (1)认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卵巢动脉为维持子宫营养通过吻合支转供一部分血液给予子宫而导致卵巢的低灌注缺血状态。

  (2)卵巢的血供由卵巢动脉和子宫动脉卵巢支同时供血,其中后者提供50%~70%的供血,栓塞子宫动脉导致卵巢供血减少。

  (3)还有研究证实保留卵巢的子宫切除病人绝经年龄提前,提示子宫动脉阻塞与卵巢功能之间有一定关系。EA.Bradley组中多于术前检测血液激素水平并在术后常规给予卵泡期激素治疗,如LHRH及GhRH等。

  3.恶心呕吐 EA.Bbradley组有一半(4/8)病人出现恶心呕吐:Robert L组有1例出现严重呕吐并且一过性呕血,估计是诱引的剧烈呕吐导致贲门口撕裂(mel—lory—weiss syndrome)而引起的。

  有报道平均在栓塞术13天后,栓塞综合征可全部消失,约90 9/6病人在术后10d内可恢复正常活动,最长者在术后60d左右症状也可完全消失。陈春林等42例子宫肌瘤动脉栓塞的患者有30.9%出现栓塞后综合征,47.6%出现发热,42.9%出现恶心呕吐。

  4.黏膜下或带蒂肌瘤腹痛及子宫出血 栓塞死后无血管的黏膜下或带蒂肌瘤可脱落并经阴道排出或堵塞于宫颈口处,EA.Bradley组1例,JH.Ravina组2例,陈春林组3例,后来均经手术治疗取出。

  5.感染 ScotlGoodwin报道12例病人有1例在术后3周时出现高热、腹痛、子宫内炎及子宫积脓,不得不行手术切除。Goodwin本人也认为这不是常见的并发症。陈春林组42例除2例黏膜下子宫肌瘤出现感染脱出子宫颈外,其余病例无感染现象,认为主要与两点有关:①手术时机的选择;②术中先灌注2/3量的广谱抗生素,再将余下的1/3量抗生素溶于栓塞剂中进行栓塞达到持续释放的目的。

  6.疼痛 同大多数实质的栓塞一样,疼痛是子宫腺肌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常在栓塞后1h甚至栓塞中即出现,持续6~12h,长者町持续数天到数月,疼痛原因可能与栓塞后组织缺血水肿造成被膜紧张有关。栓塞术后病人的疼痛程度不同,有研究发现,疼痛的程度与肌瘤的大小及数目,手术时间长短及栓塞剂的多少似乎无关,而可能与栓塞剂的颗粒大小有关:因为栓塞剂的颗粒越小,栓塞的范围越大。

  7.其他 阴道排液,间断性阴道排出血色物或黄白色组织样物,无脓液,被认为是坏死变性的肌瘤组织,在术后2个月左右多可消失。Bradley报道急性尿潴留1例,在术后立即出现并行24h尿治疗后好转。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