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如何治疗?
http://zhuanti.qm120.com 2009-03-27 16:01:23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
当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时,称为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多发生于30~50岁的育龄妇女,是指子宫腺体内膜侵入子宫肌层,以往亦称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子宫腺肌病的主要原因是与多次妊娠和分娩时子宫壁的创伤和慢性子宫内膜炎有关。此外,高雌激素的刺激也可促使子宫内膜过度生长,侵入子宫肌层而引起子宫腺肌病发生。
子宫腺肌病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大约占患者30%左右。但多数患者可出现下腹部疼痛不适,坠胀及轻度痛经等症状。患者月经量正常或增多,经期往往有所延迟,一般延迟8~12天。30~50岁的经产妇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当考虑该病,及时去医院检查。如果发现子宫均匀性增大,可进一步做B超检查。B超检查在子宫肌层中见到种植内膜所引起的不规则回声增强,即具有诊断意义。
子宫腺肌病不是肿瘤,但需要警惕是否合并子宫肌瘤。临床资料表明,约有半数子宫腺肌病患者可与子宫肌瘤合并存在。若合并子宫肌瘤,妇科检查时可触及增大的子宫呈现局部性结节隆起,结合B超检查可资鉴别诊断。
子宫腺肌病的治疗
应视患者症状、年龄和生育要求而定。症状较轻、有生育要求及近绝经期患者可试用药物治疗,年轻或希望生育的子宫腺肌瘤患者可试行病灶挖除术;对症状严重、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应行全子宫切除术。是否保留卵巢取决于卵巢有无病变和患者年龄。经腹腔镜骶前或骶骨神经切除术也可治疗子宫腺肌病引起的痛经。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