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治疗鼻出血并发鼻中隔脓肿3例临床分析
http://zhuanti.qm120.com 2008-06-16 11:41:14
射频治疗鼻出血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患者痛苦小,乐于接受。但该方法免不了要损害鼻中隔软骨、软骨膜、骨膜、鼻黏膜,在损伤组织的修复过程中,可能并发鼻中隔脓肿。因此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1 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38岁,干部,因左侧鼻腔出血1h就诊,鼻镜检查见左侧利特尔区小动脉喷射状出血,立即给予2%地卡因黏膜表面麻醉后,用射频治疗仪使出血小动脉凝固变性,鼻出血停止。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止血、保持鼻腔清洁湿润。口服抗生素7天后自行停药,术后第12日出现左侧鼻腔阻塞、胀痛、头痛就诊,查见左侧鼻中隔红肿、膨隆,鼻腔胀痛就诊,考虑鼻中隔脓肿,静脉给予大剂量抗生素、激素治疗后痊愈。
例2,患者,女,55岁,因反复右侧鼻腔出血3天就诊,鼻镜检查见右侧利特尔区黏膜渗血,给予2%地卡因黏膜表面麻醉后,用射频治疗仪使渗血黏膜凝固变性,鼻出血停止。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止血、保持鼻腔清洁湿润。口服抗生素5天后自行停药,术后第9日出现右侧鼻腔阻塞、胀痛、头痛就诊,查见左侧鼻中隔红肿、膨隆,考虑鼻中隔脓肿,静脉给予大剂量抗生素、激素治疗后痊愈。
例3,患者,男,68岁,退休干部。因反复左侧鼻腔出血5天就诊,曾2次行鼻腔填塞止血治疗,效果不佳,鼻镜检查见左侧鼻中隔中部小动脉喷射状出血,给予2%地卡因黏膜表面麻醉后,用射频治疗仪使出血小动脉凝固变性,鼻出血停止。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止血、保持鼻腔清洁湿润,口服抗生素3天后自行停药,术后第10日出现左侧鼻腔阻塞就诊,查见左侧鼻中隔红肿、膨隆,给予肌注青霉素,口服强的松治疗,效果不佳。收住入院后经左侧鼻中隔黏膜与鼻底交界处切开引流,引流出黏稠脓液,左侧鼻中隔肿胀消退。术后第7日见右侧鼻中隔膨隆,于第10日按鼻中隔矫正术术式切开右侧鼻中隔软骨膜,见少量黏稠脓液,鼻中隔软骨大部分呈小块海绵状组织,少部分残留鼻中隔软骨变薄、变软,软骨膜表面粗糙,清除坏死组织后缝合切口,双侧鼻腔填塞止血,术后抗感染、对症治疗,切口Ⅰ期愈合。中隔无穿孔,外鼻无畸形。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可能与术前使用抗生素有关。
2 讨论
鼻中隔脓肿为鼻中隔软骨膜或骨膜下积脓,常见原因为鼻外伤、鼻中隔手术后出现鼻中隔血肿未及时切开引流,继发感染而形成脓肿;也可因鼻中隔黏膜损伤,化脓菌侵入黏膜下发炎化脓;或因临近组织炎症蔓延至鼻中隔形成脓肿。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以及对鼻中隔血肿的预防、治疗,典型的鼻中隔脓肿已很少发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用于医学上的设备也更加丰富,可用于止血的设备有高频电刀、双极电凝、射频、微波、激光等,采用鼻内镜技术,通过各种类型的纤维或硬性内镜,几乎可以观察到鼻腔及鼻咽部的任何部位,沿鼻腔内残留积血的流行方向寻找出血点可一目了然。准确地使出血血管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使需要鼻腔填塞的病例减少。特别是对鼻后孔的患者来说,不需再面对难以忍受的鼻腔胀痛的折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采用射频治疗的298例鼻出血,出血部位大部分位于鼻中隔利特尔区,鼻镜下即能发现出血部位,使用射频治疗十分方便,止血效果好,患者易于接受。3例并发鼻中隔病例,使用抗生素时间过短,可能是并发鼻中隔脓肿原因之一。射频治疗后,可损伤鼻中隔黏膜、软骨膜及鼻中隔软骨,在修复过程中,任何一处的炎症,都可能并引起鼻中隔脓肿,2例诊断为鼻中隔脓肿病例,经大剂量抗生素、激素治疗后痊愈,提示可能只是发生了鼻中隔软骨膜炎;另1例患者确诊为鼻中隔脓肿,仅仅切开引流,疗效不佳,按鼻中隔矫正术术式清除坏死的软骨后获得痊愈,说明鼻中隔软骨膜对脓液的吸收能力很差,鼻中隔脓肿对鼻中隔软骨的破坏极大,及时手术清除坏死组织能缩短病程,减少对鼻中隔软骨的继续破坏。1例在我科行鼻中隔矫正术鼻出血患者,半个月前曾在外院行微波治疗,术中见鼻中隔软骨变软、变薄,中央接近穿透,与鼻中隔脓肿残留的部分软骨病理改变相似,提示微波、射频等物理治疗都可造成鼻中隔软骨的不可逆改变。在修复过程中,可能发生鼻中隔脓肿。3例鼻中隔脓肿发生的时间平均在10天左右,均存在停用抗生素的时间过早。笔者建议对于使用物理设备止血的鼻出血患者,应严格消毒、定期复查,抗生素的使用不应少于14天。鼻中隔黏膜修复慢的患者,应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一旦出现鼻中隔黏膜肿胀,应及时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激素治疗。
射频治疗鼻出血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患者痛苦小,乐于接受。但该方法免不了要损害鼻中隔软骨、软骨膜、骨膜、鼻黏膜,在损伤组织的修复过程中,可能并发鼻中隔脓肿。因此应引起大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