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外科 >> 骨科 >> 骨折 >> 骨折常识

复杂性踝部骨折64例分析

http://zhuanti.qm120.com 2008-09-25 15:56:54

关键词:骨折常识,骨折

  复杂性踝部骨折是指单踝、双踝、三踝骨折、踝上骨折和胫骨下关节面前缘骨折,属关节内骨折,需要精确的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如治疗不当,极易引起损伤性关节炎和迟发性踝关节不稳。解放军第73311部队医院自1999年3月~2006年12月采用踝部骨折螺纹钉内固定治疗64例,经随访收到良好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64例中男50例,女14例;年龄25~47岁,平均37岁;右侧48例,左例16例;闭合性骨折44例,开放性骨折20例。

  1.2 手术方法 手术方法有:(1)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常规使用止血带,压力为65 kPa(500 mm Hg),若开放性骨折则先用生理盐水、双氧水、洗必泰溶液反复冲洗伤口,清创完毕后,手法纠正踝关节半脱位,常规清创。(2)内踝骨折,在胫骨远端经其前侧缘作一纵行切口约6 cm,分开皮瓣切至深筋膜,显露小腿横韧带及小腿十字韧带,显露胫骨下端及踝关节腔,见胫骨下端前缘骨折,用一螺钉自内踝尖端向上钻入胫骨固定断端,注意关节面平整光滑。(3)外踝及腓骨下段骨折选择外踝骨折用2枚斯氏针固定。腓骨下段骨折用1枚6~8孔窄加压钢板固定。合并胫腓联合分离的,加用1枚长松质骨螺钉于钢板远端孔中向胫骨固定,并背屈踝关节拧紧螺钉。(4)三踝骨折、后踝骨折的复位固定应在内外踝骨折的切口显露,将后踝骨折块复位,用1~2枚螺钉自后向前固定,手术后注意韧带的修复及局部软组织处理,以利于术后关节稳定和功能恢复。

  1.3 术后处理 28例术后仍考虑踝关节骨折端固定仍不够稳定,采用踝部屈曲90 °石膏托外固定,石膏固定4~6周。

  2 结果

  2.1 随访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16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2周,皮肤愈合情况:62例甲级愈合,2例乙级愈合。

  2.2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及结果 优:骨折愈合良好,踝关节功能无受限,骨与关节无疼痛,步态自如,58例。良:骨折愈合无明显异常,踝关节屈伸基本正常,走路尚好,踝关节有轻度酸痛不适,6例。差: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折处酸痛,皮肤愈合差,踝关节屈伸受限、跛行,无。

  3 讨论

  复杂性踝部骨折伴脱位属关节内骨折,由于多处骨折涉及关节面,为功能恢复,应力求多处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如治疗不当,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手术时骨折端固定先后顺序很重要,首先固定腓骨骨折,恢复其长度,然后才能处理胫腓联合分离,使之完全对位,自腓骨后外侧进钉,向前倾30 °,穿入胫骨,穿透三层皮质骨,最后固定内踝骨折,同时活动关节,要求经内固定后,踝部结构能适应距骨活动最细微要求,否则术后将引起关节疼痛。

  术后4周拆除石膏托外固定,加强踝部功能锻炼,使骨折处能在活动中受到距骨体有限度的碰撞,使骨折愈合能符合关节活动的生理力学要求。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