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内科 >> 消化 >> 腹膜炎 >> 腹膜炎相关搜索

局限性腹膜炎

http://zhuanti.qm120.com 2007-10-11 16:11:23

关键词:腹膜炎

    腹膜炎是一类常见的腹膜感染性疾病。多急性发病,可由细菌感染、化学性刺激或损伤所致。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剧烈腹痛,并可随腹部活动而加剧,故病人常愿采取固定,使腹式呼吸受限制。

  腹膜相关疾病就医指南,查看本站相应页面:腹膜疾病、腹膜肿瘤、结核性腹膜炎、腹膜后肿瘤

  腹膜炎患者常有发热、脉搏加快、腹肌较紧张并有压痛、肠蠕动音减弱和血液中白细胞数升高等临床表现;严重患者可出现休克。腹膜炎的发. . .
    腹膜炎是一类常见的腹膜感染性疾病。多急性发病,可由细菌感染、化学性刺激或损伤所致。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剧烈腹痛,并可随腹部活动而加剧,故病人常愿采取固定,使腹式呼吸受限制。

  腹膜相关疾病就医指南,查看本站相应页面:腹膜疾病、腹膜肿瘤、结核性腹膜炎、腹膜后肿瘤

  腹膜炎患者常有发热、脉搏加快、腹肌较紧张并有压痛、肠蠕动音减弱和血液中白细胞数升高等临床表现;严重患者可出现休克。腹膜炎的发病率较高,但尚缺少精确的统计数字。

  腹膜是覆盖于腹腔各壁、骨盆壁内面及腹、盆腔脏器表面的浆膜,分为相互连续的壁层与脏层两部分,它们之间的潜在间隙就是腹膜腔,为人体最大的体腔,有病变时,可容纳数千毫升液体或气体。大网膜也是腹膜的一部分,活动度很大,能移动到病灶处将病灶包裹、填塞,使炎症修复或局限。腹膜还有很多皱襞,面积很大,几乎与全身皮肤面积相等。正常情况下,腹膜经常分泌少量液体,起着润滑的作用。当腹膜发生炎症时,就分泌大量渗出液,稀释毒素并减少其对腹膜的刺激。渗出液中的吞噬细胞还能吞噬细菌,其中的纤维蛋白又能沉积在病变周围产生粘连,借以防止炎症扩散。腹膜还有强大的吸收能力,在腹膜发炎时,可吸收大量毒性物质而减轻它对腹膜的刺激,有利于炎症的消退。腹膜虽有这些强大的抗病能力,但患腹膜炎时,危害也不少,如大量渗出液的分泌可引起全身缺水,体液和电解质平衡失调,毒素吸收引起中毒症状,纤维素性粘连可发生肠梗阻。

  分类  腹膜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按其不同病因分为两类:①继发性腹膜炎。绝大多数继发于腹腔内原有病变。常见原发病变为腹腔内脏器穿孔、破裂,如急性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等,由于胃肠内容物流入腹腔的刺激和细菌感染,导致腹膜炎的发生。其次,还有腹腔内脏器的感染扩散,如急性胰腺炎、肠梗阻所致的肠坏死,女性生殖器官化脓性炎症或产后感染等,含有细菌和毒素的渗出液渗入腹腔,而引起腹膜炎。其他如病菌侵入腹部伤口、手术中污染或胃肠道手术吻合口漏亦可继发本病。肠内各种细菌,均可成为本病的病原菌,但以大肠杆菌最多见。其次为链球菌、葡萄球菌等。一般多为混合感染,故毒力较大。②原发性腹膜炎。腹腔内无原发病变。多为肺炎双球菌和链球菌引起,多见于儿童。发病往往在上呼吸道感染、丹毒、猩红热或肾炎等疾病过程中,因病人抗病能力低下,病菌经血液或淋巴途径感染腹腔。还有一种原发性腹膜炎(又名特发性腹膜炎或自发性腹膜炎)是发生在门脉性肝硬变腹水患者中,因抵抗力低下、肝功能很差等情况,肠道内细菌经血液至腹腔,引起腹膜炎。结核杆菌引起的腹膜炎称结核性腹膜炎。

  发病  胃肠内容物或致病细菌进入腹腔后,机体产生抗病反应。腹膜发生充血、水肿并失去固有光泽,接着渗出液体。一般年轻体壮者抗病能力强,若致病菌毒力弱,病理损害轻,病变局限于腹腔内某一部位而形成局限性腹膜炎。以后,渗出物逐渐被完全吸收,炎症消失,腹膜病变即告修复而痊愈。反之,年老体弱,脏器病变严重,或治疗不当,则在抗病能力低的情况下,感染可迅速扩散而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此时腹膜严重充血,广泛水肿,渗出大量液体,引起失水和电解质紊乱、血浆蛋白减低与贫血。大量毒素或细菌被吸收,加重全身中毒,以致发生休克。有时,急性炎症被控制后,病变附近常遗留纤维性粘连,这些粘连可能在短期内或多年以后引起机械性肠梗阻。

  诊断  一般不困难,凡持续性腹痛,有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并伴有发热、血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感染和中毒现象者,即可诊断。要注意炎症的范围,局限性腹膜炎范围较小,症状轻,发展慢;而弥漫性腹膜炎范围广,症状重,发展快,全身中毒现象明显。确诊腹膜炎后,尚须进一步弄清病因,寻找原发病灶。诊断困难时,可作诊断性腹腔穿刺,化验腹水为渗出性液体,并作细菌培养来确定病原菌。

  治疗  根据病情采用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清除感染病灶与腹腔内脓液,非手术治疗主要是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生素联合应用。此外,应加强对症支持疗法,包括输血、输液、胃肠减压、禁食、服镇痛药等;若有休克还应进行抗休克治疗。

  预防  多数腹膜炎可以预防,对常见的致病原因如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腹部手术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防止胃肠液外溢,以防污染腹腔。儿童期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