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内科 >> 肾病 >> 其他 >> 狼疮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临床表现

http://zhuanti.qm120.com 2008-06-26 15:32:21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

       临床表现

       一、症状

       (一)肾脏受损的表现 

       约70%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临床表现。肾累及症状几乎包括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肾血管损害。由于病理过程是多样的,所以临床表现亦呈多种类型。起病可隐匿也可急骤,病程一般较长,有或无自觉症状,可以肾损害为惟一的临床表现。水肿是常见的临床体征,也往往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夜尿增多是早期症状之一,反映尿浓缩功能障碍。部分病人就诊时有不同程度的肾功减退。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七种类型:

       1.轻型 

       占30%~50%。无症状,无水肿,血压正常。肾功能正常,仅有尿检查异常,表现为尿常规蛋白定性少“+ +”或阴性,24h尿蛋白定量少于1g,常有镜下血尿及红细胞管型。病理改变多属系膜增生型或局灶节段型。此类病人预后良好,大多数病人肾脏病变不发展。极少数病人可能会转化为更严重的类型。

       2.肾病综合征型 

       约40%的病人以肾病综合征的形式起病,占肾病综合征的6%~10%。狼疮性肾炎的肾病综合征有两种表现形式:①单纯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水肿,但血固醇常不升高,有时尿中有少量红细胞。此型病理多属膜型,病变过程缓慢,全身狼疮表现亦不活跃;②肾病综合征伴明显的肾炎综合征,有血尿、高 血压、肾功能损害,常伴明显的全身性活动狼疮表现。病变进展快,若未经治疗,大部分于2年发展至肾脏死亡,但经积极强化治疗则可改善预后。

       3.慢性肾炎型 

       病理改变多为弥漫增生型,预后差。病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蛋白尿,尿沉渣中有大量红细胞及管型,可有肾功能损害甚至肾功能衰竭。

       4.急性肾功能衰竭型 

       常为上述肾脏综合征型或轻型转化而来,病理呈新月体肾炎、严重弥漫增生、伴血管病变及肾小管间质炎症。病人可于短时期内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常伴全身性系统性病变活动表现。

       5.肾小管损害型 

       肾小管酸中毒伴肾钙化、结石、尿镁丢失等表现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6.抗磷脂抗体型 

       抗磷脂抗体阳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小动静脉血栓栓塞及血小板减低、流产倾向。对肾脏血管的影响表现为:①较大血管血栓栓塞性合并症;②肾小球毛细管血栓性微血管病。可致肾功能损害,易出现于产后,死亡率较高。

       (二)全身表现

       狼疮性肾炎病变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包括胸膜、心包膜、关节、皮肤、心肌、心瓣膜、肺、胃肠道、血液、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既可仅仅表现为实验室检查的阳性,而无明显的症状,又可表现为凶险的暴发型。

       1.一般症状 

       全身乏力,体重下降,发热,热型不定。

       2.皮肤、粘膜病变 

       皮肤损害最常见皮肤暴露部位。面部蝶型红斑或盘状红斑,病变局限在两面颊和鼻梁处,呈轻度的水肿性红斑,可有毛细血管扩张和鳞屑,重度渗出性炎症时可有水疱和痂皮,红斑消退后一般不留疤痕及色素沉着。关节疼痛、发热、口腔溃疡、贫血、胸膜炎、精神异常等。网状青斑是血管炎的特征。此外,还可见脱发、荨麻疹、手掌、指、指甲周红斑、紫癜、反复复发的口腔溃疡等。

       3.关节和肌肉病变 

       关节疼痛常发生于四肢小关节,部分病人有肌肉痛。

       4.心血管病变 

       少数活动期患者可出现心包炎,但一般短暂而轻微。尚有部分患者可出现心肌炎、雷诺现象。

       5.肺和胸膜病变 

       部分患者可发生胸膜炎。少数患者可有狼疮性肺炎。

       6.血液系统病变

       可出现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白细胞、淋巴细胞下降,部分患者有淋巴结肿大。

       7.胃肠道病变 

       可有腹痛,可能与血管炎引起腹腔脏器病变有关。部分患者可见肝、脾肿大,少数患者有腹水。

       8.神经系统病变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轻重不一,可表现为精神异常如抑郁、精神错乱等。其他还可见癫痫、偏头痛、外周神经炎等。

       二、体征

       (1)常见面部有红斑、弥漫性斑丘疹、盘状红斑样皮肤损害。

       (2)可出现皮肤血管炎性病变(皮下结节、溃疡、皮肤或手指坏死)、光敏感、荨麻诊、多形红斑、眼睑水肿、扁平苔癣样变和皮脂炎等。

       (3)可出现水肿、胸水、腹水、高血压、肝脾肿大、关节红肿等。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