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怎样辨证治疗肺癌的
http://zhuanti.qm120.com 2008-10-10 13:32:31
关键词:肺癌治疗,肺癌
辩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各种癌症的精髓。中医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包括肺癌通常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所谓辨证是根据肺癌病人的症状、脉象、舌苔和舌质的表现归纳起来进行分型,然后进行相对应的治疗。肺癌病人一般分为五型:
(1)脾虚痰湿型:表现为咳嗽、痰多、胸闷、气短、食欲不振,有的大便溏薄、脉滑、苔白腻、治疗方法是益气健脾、化痰止咳,常用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薏苡仁、苍术、扁豆、焦查曲、鸡内金、杏仁、百部、象贝母等。
(2)阴虚内热型:表现为痰少或痰中带血丝、口干、盗汗、午后潮热、脉细弦或细数、舌苔少或有裂纹、舌质偏红或红绛,治疗方法是养阴生津、清肺止咳,常用南沙参、北沙参、天冬、麦冬、玄参、山萸肉、生地、百合、杏仁、百部、紫菀、山海螺等。
(3)气阴两虚型:表现为气短、乏力、倦苔、口干欲饮、咳嗽、气急、痰黏稠、脉软、舌苔薄或少苔、舌质淡红胖或伴有齿印,治疗方法是益气养阴、健脾化痰,常用生黄芪、党参、太子参、南沙参、北沙参、天冬、麦冬、玄参、杏仁、黄芩、山海螺等。
(4)阴阳两虚型:主要表现为口干少饮、自汗、盗汗、畏寒怕冷、腰酸腿软、夜尿频数、咳嗽痰黏或泡沫痰、脉濡、舌苔少、舌质淡红或淡红胖伴有齿印,治疗方法是养阴温阳、化痰止咳,常用南沙参、北沙参、天冬、麦冬、山萸肉、补骨脂、仙灵脾、仙茅、菟丝子、杏仁、象贝母、山海螺、黄芩等。
(5)肺肾两虚型: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动则喘促、畏寒怕冷、夜尿多、大便溏稀、脉弱、舌苔薄、舌质淡或淡胖、咳嗽、痰多,治疗方法多益气温阳、化痰平喘,常用生黄芪、白术、补骨脂、仙灵脾、仙茅、菟丝子、胡芦巴、杏仁、象贝母等。在辩证的基础上还可根据病人的体质强弱,病期早晚,结合辨病治疗,即加入对肺癌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作用的中药,如山豆根、石见穿、石上柏、干蟾皮、夏枯草、生牡蛎、海藻等,组成一个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许多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上述中药药性缓和,且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对肺癌有较好疗效。
(1)脾虚痰湿型:表现为咳嗽、痰多、胸闷、气短、食欲不振,有的大便溏薄、脉滑、苔白腻、治疗方法是益气健脾、化痰止咳,常用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薏苡仁、苍术、扁豆、焦查曲、鸡内金、杏仁、百部、象贝母等。
(2)阴虚内热型:表现为痰少或痰中带血丝、口干、盗汗、午后潮热、脉细弦或细数、舌苔少或有裂纹、舌质偏红或红绛,治疗方法是养阴生津、清肺止咳,常用南沙参、北沙参、天冬、麦冬、玄参、山萸肉、生地、百合、杏仁、百部、紫菀、山海螺等。
(3)气阴两虚型:表现为气短、乏力、倦苔、口干欲饮、咳嗽、气急、痰黏稠、脉软、舌苔薄或少苔、舌质淡红胖或伴有齿印,治疗方法是益气养阴、健脾化痰,常用生黄芪、党参、太子参、南沙参、北沙参、天冬、麦冬、玄参、杏仁、黄芩、山海螺等。
(4)阴阳两虚型:主要表现为口干少饮、自汗、盗汗、畏寒怕冷、腰酸腿软、夜尿频数、咳嗽痰黏或泡沫痰、脉濡、舌苔少、舌质淡红或淡红胖伴有齿印,治疗方法是养阴温阳、化痰止咳,常用南沙参、北沙参、天冬、麦冬、山萸肉、补骨脂、仙灵脾、仙茅、菟丝子、杏仁、象贝母、山海螺、黄芩等。
(5)肺肾两虚型: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动则喘促、畏寒怕冷、夜尿多、大便溏稀、脉弱、舌苔薄、舌质淡或淡胖、咳嗽、痰多,治疗方法多益气温阳、化痰平喘,常用生黄芪、白术、补骨脂、仙灵脾、仙茅、菟丝子、胡芦巴、杏仁、象贝母等。在辩证的基础上还可根据病人的体质强弱,病期早晚,结合辨病治疗,即加入对肺癌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作用的中药,如山豆根、石见穿、石上柏、干蟾皮、夏枯草、生牡蛎、海藻等,组成一个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许多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上述中药药性缓和,且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对肺癌有较好疗效。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