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内科 >> 肝病 >> 肝癌 >> 肝癌治疗

肝癌治疗讲究“思路”

http://zhuanti.qm120.com 2008-07-31 14:50:34

关键词:肝癌治疗

  吴孟超院士从医已整整50周年,在肝胆外科奋斗了近半个世纪后,对于肝癌的治疗、研究该往哪些方向努力,在吴老的心中逐渐理清了思路,近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目标找到治疗规范

  早期对于肝脏肿瘤的外科治疗,人们曾寄予厚望,期望着手术可以将肿瘤完全清除,从而让患者完全恢复健康。然而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人们逐渐意识到开刀手术不是万能的,它只是根治肝脏肿瘤的前提。

  吴孟超院士说,目前对于早期的小肝癌,手术的确可以达到根治效果,患者的五年无瘤生存率已经达到了50%~60%。然而,在我们收治的所有患者中,能够在早期就发现病变并接受治疗的患者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还有近70%的是中晚期患者,对于他们手术切除病变后,复发转移的几率都很高。因此对中晚期患者和术后复发的患者,我们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在通过手术治疗尽可能提高病人无瘤生存率的同时,我们还期望通过多种疗法的综合治疗,让患者能够在生活质量较高的前提下带瘤生存。

  随着各种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对于肝癌的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多,除大家耳熟能详的放化疗外,还有微创手术、免疫治疗等。然而在众多的治疗手段中,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哪些治疗疗效会更好,到底是先手术还是先放化疗,治疗流程怎样更合理……都是需要大量研究逐渐加以证实的。我们和所有同仁已经为此进行了不少研究,而今后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目的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找到一套最合理、最规范的治疗流程,并能够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人情况从中选择。

  诊断寻找早期标志物

  如前所述,准确、及时的早期诊断对肝癌患者格外重要,因而寻找更先进的早期诊断技术一直是吴老和同行研究的方向之一。对此,吴老说:“70年代,随着AFP应用于临床,肝癌的早诊早治成为可能,此后随着AFP的局限性逐渐被发现,80年代我们又探索了其他肝癌标志物,发现了AFP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等一批新的标志物,综合应用后使肝癌早诊水平得到了又一次提高。”而利用DNA倍体特点探讨早期肝癌生物学特性,也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早期肝癌的认识,并期望从中找到早期肝癌的特异标志物。

  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发展,对于肝癌患者的基因变异吴老和他的同事们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发现基因有可能导致了癌细胞的转移和复发,由此揭示了部分肿瘤的转移机制,并期望以此为突破口找到抑制肝癌的治疗方法和新的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

  病因让分子标签说话

  研究发现不同的患者具有不同类别的基因变异,我们将这样一些具有特异性质的基因称为“分子标签”,它们分别与肿瘤的转移或者复发有关,或者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估患者的预后,并由此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因而,今后需要努力寻找更多分子标签,以便在基因水平将患者进行分类、准确评估病情、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治疗综合治疗最关键

  提到治疗,吴老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来,随着现物医学技术的进展,我们对肝癌生物学特性、激活的肿瘤杀伤细胞和细胞因子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单抗的导向诊治,共刺激分子和肝癌相关基因的基因治疗,缺陷型腺病毒的病毒治疗,以探索治疗靶点为目的的细胞信号传导,以及放射介入、微波、射频、冷冻和无水酒精注射等微创治疗以及肝癌肝移植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逐渐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肝癌综合治疗的多种模式,在认识上形成了综合治疗是当前提高肝癌总体疗效的重要途径这一观念。近年来,肝癌综合治疗的研究还在进一步深入之中,一些热点问题如早期肝癌的治疗选择、不能切除肝癌综合治疗的优化方案、抗复发转移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之间的合理选择等还需要继续研究。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