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
http://zhuanti.qm120.com 2008-07-02 14:45:47
痛风性关节炎是属于非化脓性关节炎的一种特异性代谢性疾病,是尿酸代谢障碍引起的。其主要特点是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血清尿酸增多,尿酸盐沉积在软组织形成痛风石。通常为单关节性,晚期可有慢性、畸形性关节炎表现。
约95%的痛风患者为男性,年龄通常在30岁以上,而女性则通常在绝经期后发病。当病人自身的细胞、病态血细胞或肿瘤细胞分解产生的内源性尿酸,或者摄取富含有嘌呤的食物如肝、肾、心、脑、鱼卵所产生的外源性尿酸增加,或体内尿酸排泄减少,使得尿酸超过8mg%时,尿酸盐就会在关节软骨,软骨下骨质及关节囊处或在肾脏、皮下组织中沉积,引起组织损坏和炎性反应,使局部尿酸盐积累过多而形成痛风石。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特点:是常于夜间突然发作,可无明显诱因,或者是继感染,手术、轻微创伤之后发病。常累及第一趾关节,偶尔也可在同一次发作时累及几个关节,特别是足部关节,踝、膝关节也常被侵犯。一般不呈对称性分布。当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疼痛也愈剧烈,受累关节肿胀、触痛极为敏感,关节表面皮肤紧张、温热、呈暗红色。常有发热、关节疼痛不适及心动过速。急性关节炎恢复期间,局部皮肤脱屑、搔痒,这是痛风病人所特有的症状。痛风石通常是在急性关节炎发作几次后才在外耳、手、足处出现。在初次急性发作后,有数月的无症状期。稍后痛风性关节炎可转为慢性、关节功能日益耗损,甚至完全丧失,出现关节畸形。
痛风性关节炎能否治愈,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急性发作不经治疗者,症状可延续几天至数周,但若给予正确治疗,则可使发作很快停止。急性发作间隙长短不一,有长达数年的。但若病情发展,无症状期则常缩短。急性痛风反复发作而又未经充分治疗者,可发生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虽然关节畸形可能很明显,但卧病不起者,为数很少。起病年龄愈轻,病程经过就愈倾向于发展。初次年龄超过50岁者,很少见破坏性关节。
在急性发作期,可用秋水仙硷,保太松、消炎痛和皮质激素类药物,如痛风发作疼痛非常严重,在有效药物发挥作用前,须先给予止痛药或度冷丁。同时要卧床休息、理疗等。当发作间歇时,也就是症状期,从饮食方面讲,一切会促使痛风发作的特殊食品或酒精饮料都应予以避免。应用秋水仙硷、丙磺舒、磺酰吡唑酮等排尿酸药治疗。还可应用能迅速降低血浆尿酸盐浓度和尿液中尿酸浓度,使痛风石消散的黄嘌呤氧化酸抑制剂别嘌呤醇。对于较大的痛风石、关节畸形可以通过手术的办法来改善关节功能,减轻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