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妇科 >> 妇科体检常识 >> 乳腺检查

乳腺癌彩超诊断

http://zhuanti.qm120.com 2007-06-06 17:03:34

关键词:乳腺检查

    作者:何和清 何峰赋 来源: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彩超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36例彩超诊断为乳腺癌的声像图和CDFI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各项指标做出统计学分析和临床评价。结果  彩超诊断36例乳腺癌经手术病理证实为32例,诊断正确率为88.9%(32/36);误诊4例,误诊率为11.1%(4/36)。病变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微小钙化、衰减均有一定特征,CDFI血流分级≥Ⅱ级,Vmax≥17cm/s,RI>0.74是诊断乳腺癌的可靠依据。结论  综合分析声像图和CDFI表现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乳腺癌;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现已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目前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如何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仍是超声诊断中的关键。本文通过对36例彩超诊断为乳腺癌的声像图和CDFI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彩超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4~68岁,平均48.7岁。症状:36例主诉扪及肿块,无痛性肿块27例 (其中短期内进行性增大13例);9例伴或乳晕皮肤异常或腋窝淋巴结肿大。所有病例术前经彩超诊断,术后病理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仪器为日立EUB-65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13MHz。按常规在乳腺各象限做纵横和放射状扫查。先做二维超声观察病灶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有无钙化、有无浸润,有无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在二维基础上做CDFI探测血流信号,按Adler的半定量方法进行血流分级[1],0级:病灶内未见血流信号;Ⅰ级:少量血流,可见1~2处点状血流;Ⅱ级:中量血流,可见1条主要血管,其长度超过病灶的半径或见几条小血管;Ⅲ级:丰富血流,可见4条以上血管或血管相互连通,交织成网状。用脉冲多普勒观察其流速曲线,测量收缩期最高流速(Vmax)、舒张期最低流速(Vmin)、阻力指数(RI)。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指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彩超诊断36例乳腺癌经手术病理证实为32例,诊断正确率为88.9%(32/36),误诊4例,误诊率为11.1%(4/36)。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22例(68.8%),浸润性小叶癌5例(15.6%),单纯癌3例(9.4%),黏液腺癌1例(3.1%),炎性乳癌1例(3.1%),乳腺纤维瘤2例,乳腺增生症2例。


  2.2  二维声像图表现  32例乳腺癌病变部位:外上象限23例(71.9%),外下象限2例(6.3%),内上象限3例(9.4%),内下象限2例(6.3%),乳晕区2例(6.3%)。病变形态:形态不规则26例(81.3%),形态规则6例(18.8%)。病变纵横比值>1,前后径大于横径24例(75.0%),无明显改变8例(25.0%)。病变边界:边界不清(浸润状边界)27例(84.4%),其中蟹足状或毛刺状15例(46.9%),边缘角征12例(37.5%);边界清楚5例(15.6%)。病变内部回声:低回声27例(84.4%),其中低回声内部不均质23例(71.9%),低回声内见小暗区4例(12.5%);等回声欠均质3例(9.4%),等回声较均质2例(6.3%)。病变内伴微小钙化灶17例(53.1%)。病变后方回声衰减18例(56.3%)。腋窝淋巴结肿大9例(28.1%)。


  2.3  CDFI表现  32例乳腺癌血流信号检出率为90.6%(29/32);其中0级3例(9.4%),Ⅰ级6例(18.8%),Ⅱ级10例(31.3%),Ⅲ级13例(40.6%)。Vmax>17cm/s 24例(75.0%),Vmax平均(17±11.5)cm/s,范围(7~65)cm/s。RI>0.74 24例(75.0%),RI范围0.5~0.92,平均(0.74±0.097)。


  3  讨论


  3.1  乳腺癌的声像特征与病理基础  乳腺癌是由乳腺导管上皮及腺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大多数源自乳腺导管上皮。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且多数从多中心性发生,即在同一个腺体导管系统内先有多个病灶,再发展浸润,相互结成更大的病灶,故浸润状的边界是乳腺癌的主要特征。本组病例边界呈浸润状(包括蟹足状、毛刺征、边缘角征等)占84.4%(27/32),出现率最高;其次为形态不规则,占81.3%(26/32);而边界清晰或形态规则仅占15.6%(5/32)或18.8%(6/32)。由于乳腺癌呈不规则性和膨胀性生长,肿块的生长常脱离正常组织平面而导致前后径增大,因此病变的纵横比值>1(前后径大于横径),本组病例占75.0%(24/32)。后方衰减是指肿块后方任一部分、任何程度的回声降低,决定肿块后方回声的物理基础是声能在肿块中衰减的程度,而决定肿块衰减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是肿块内部结缔组织反映的程度。本组病例后方衰减为56.3%(18/32),后方衰减曾被认为是恶性肿块的标志性特征。


  3.2  乳腺癌与微小钙化的关系  文献[2]强调钙化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癌细胞内有丰富的钙、磷元素,细胞代谢旺盛,有氧和无氧糖酵解比正常细胞活跃,生化过程中产生出CO2、H2O很容易在腺泡和导管内有钙盐沉积。乳腺癌的钙化特征为针尖样或泥沙样微小钙化,并以成簇分布较多,也可散在性分布。本组病例钙化率为53.1%(17/32)。X线检查显示钙化最为敏感,优于超声检查。随着彩超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频探头的分辨率不断提高,钙化显示率也将大大提高。至于钙化有无声影,国内一组研究中微钙化声影的显示率达47%[3],而本组显示率极低仅为3.1%(1/32)。笔者认为,钙化体积小,临床将<1mm的钙化定义为微钙化[4],理论上微钙化的大小接近于声束的波长,无法产生声影。在工作中不应以有无声影作为确定钙化存在的依据,而应以钙化的形态、大小、分布为特征。乳腺良性钙化多为散在的较大的圆点状或环状、斑点状或长条状,以及片状等。


  3.3  CDFI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乳腺癌可刺激机体生成一种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刺激血管生成,形成丰富的血管网络。这些血管数目多、不规则、粗细不均、壁薄、缺乏肌层,易形成动静脉瘘,这些特点为乳腺癌多血流性以及肿瘤内部血流流速加快等提供了病理学基础。本组病例血流信号检出率为90.6%(29/32)。Ⅱ~Ⅲ级血流为71.9%(23/32)。Vmax>17cm/s以及RI>0.74为75.0%(24/32),结合二维声像图表现,这些指征更具有临床价值。但也有少数乳腺癌血流显示很少,而良性肿块血流显示也可较丰富,形成中间交叉型肿块,这是超声诊断一直较难解决的问题。本组误诊4例,2例乳腺纤维瘤误诊为乳腺癌(图1),1例双侧乳腺癌误诊为双侧乳腺炎性肿块(图2)。误诊原因除上述声像图不典型外,还忽略了CDFI血流参数的重要性。因此,对乳腺癌的诊断彩超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临床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  (本文图片见封三)(略)


  【参考文献】


  1  Adler DD,Carson PL,Ruin JM,et al.Doppler ultrasoundcolor flow imaging in the study of breast cancer;preliminary findings.Ultrasound Med Biol,1990,16:553-559.


  2  胡永升.现代乳腺影像诊断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9-60.


  3  张晖,陈敏华.超声对乳腺肿块微小钙化点的显示与临床意义.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7,13(12):53-55.


  4  Bassett LW.Mammographic analysis of calcifications.Radiologic Clinies of North America,1992,30:93-105.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