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儿科 >> 神经系统疾病 >> 脑膜炎 >> 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与辅助检查

http://zhuanti.qm120.com 2008-07-03 10:46:02

关键词: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炎是临床常见病,早期诊断对治疗及其预后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56例住院患者不同的检查方法,探讨辅助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均为住院病人,男31例,女25例,年龄3~61岁,平匀28岁。

    1.2 临床症状 发热38例,头痛32例,意识障碍17例,精神症状20例,抽搐9例,脑膜刺激征13例,偏瘫11例。

    1.3 辅助检查

    1.3.1 脑电图(EEG)检查 共检查48例,异常者40例,以θ及δ波为主,部分有尖波及棘波,多分布于颞叶及额叶。

    1.3.2 脑脊液(CSF)检查 腰穿54例,压力增高20例,蛋白增高19例(0.5~1.5g/L),白细胞增高25例(20~700×10 6 /L),淋巴细胞增高22例,红细胞增高10例,糖及氯化物正常。病原学检查18例,异常16例,其中PCR阳性12例,IgM升高14例。

    1.3.3 脑CT、MRI检查 46例行CT检查,异常24例,主要为低密度改变。MRI检查26例,T2 WI为高密度影。两者病灶分布于脑内不同部位,以基底节、颞叶及额叶多见,病灶单发或多个。CT检查正常的22例中,进一步行MRI检查,有11例发现异常。CT及MRI检查最早在发病后3h,发病3天后检查阳性率较高。治疗期间平均检查2~3次。

    1.4 治疗结果 治愈36例,好转12例,死亡8例。

    2 讨论

    病毒性脑炎包括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及非疱疹病毒性脑炎(NHSE),均为急性发病,临床上可以出现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抽搐、偏瘫及脑膜刺激征等,HSE的意识障碍程度较NHSE为重,除病原学可以区分外,临床症状、体征及有关检查无明显差异,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炎也有类同之处。EEG、CSF、CT及RMI等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2.1 EEG 该检查在发病后2~3天即可出现异常,且异常率较高,但缺乏特异性。本组检查48例,异常40例(83%)。以慢波为主,随着病情好转或恶化,EEG也随之变化,与临床症状呈正比演变。EEG的恢复较临床稍慢。EEG为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预后有帮助,但EEG正常不能排除病毒性脑炎的诊断。

    2.2 CT、MRI 作为无创性颅脑影像学检查,CT、MRI为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临床症状比较典型的患者,发病后数小时CT、MRI可能正常,但可以排除多种急性颅脑病变,3天之后,脑CT可发现脑实质内低密度病灶,异常可达70%以上 [1,2] 。MRI阳性率更高,只要脑组织水分有轻微变化,即可引起MRI强度明显改变,其阳性率超过90%,主要为T 2WI大脑半球灰质、白质内单发或多发斑片状高信号,特别可以发现位于颞叶、脑干及小脑的病变[2,3] ,本组46例行CT检查,异常24例,正常的22例行MRI检查,有11例异常。15例直接行MRI检查,11例异常。MRI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T。

    2.3 CSF检查 CSF外观多为清亮,压力可以增高,蛋白、白细胞、淋巴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红细胞增高不明显,早期发现红细胞是出血性坏死性脑炎的依据之一 [4] 。糖和氯化物正常,有利于区别其他类型脑炎。聚合酶反应(PCR)、抗病毒IgM抗体检测及病毒学分离,对该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本组共检查18例,异常16例,其中IgM在2~10天阳性率最高,PCR多在1周后出现阳性,PCR及IgM可同时检查。抗病毒IgM抗体检测最敏感,其次为PCR、ICC(免疫细胞学)、ISHC(原位杂交),联合应用以上检查有助于提高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的阳性率[5] 。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症状较多,CSF细胞学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部分检查有其特异性,是诊断病毒性脑炎的重要依据;EEG、脑CT及MRI有助于病情程度及预后,病程不同阶段可有不同改变,MRI优于CT。若有条件最好行脑病理学检查。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