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儿科 >> 其他 >> 儿童口吃

儿童口吃早起预防

http://zhuanti.qm120.com 2014-02-28 14:43:12

关键词:儿童口吃

  口吃作为:一种病态的言语障碍,给人的交际带来较大的困难的心理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而家长及老师有责任把预防口吃的任务担负起来.所谓预防口吃,就是在儿童形成育语的阶段,避免口吃病的产生.因而,要谈口吃病的预防,还必须从育语的形成谈起.

  语言形成的两个阶段

  1.形成发音的方式方法阶段

  在形成发音的方式方法阶段,由于儿童处于幼年期,言语功能的发育尚不完全,词汇也极为有限,因此咬字常有重复,发音常常不准,例如把“棉袄”说成“棉咬”,把“汽车”说成“汽特”,这种生理现象一般能随年龄的增长而自行消失。但在没有自行消失之前,如果大人以为好玩便经常逗引幼儿重复这种错误,就必然会强化这种错误的发声方式方法。待幼儿有些懂事后,由于自尊心的萌发和增长,更经受不住外界环境的刺激和压力,性格往往由开朗转向内向,精神处于紧张恐惧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建立起错误的条例:反射,并在一定的时间内由错误的发音方法形成错误的发音习惯.;由于儿童的内抑制和神经过程还相对不足,所,以这种言语障碍特别容易发生;由此看来,在幼儿时期,不适于硬性纠正孩予韵某些含糊不准的发音,也不要拿孩子的发音不清、不准来开玩笑.而应潜移默化地以自己正常的,准确的发音去影响孩子,以利于孩子的模仿.

  2.形成习惯性发奋的阶段

  习惯性发者形成后也可能产生口吃.也就是说,即使儿童在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方式方法、建立了良好的言语条件反射、形成了正确的发音习,惯之后,也有可能产生口吃.这是由于儿童嵌容易建立新的育语条件反射的缘故(通常儿童建立育语条件反射的速度比快几倍).儿童时期变换环境,言语也容易随之变化。例如一个东北出生的儿童,虽学会了门口熟练的家乡话,但转到山东以后,用不了多久,便能变成严口地道的山东腔了.而一个成年人就不行,即使移居他乡数十年,仍改不了家乡口音.这就是由于与孩子建立新的言语条件反射的能力和速度大不相同的缘故.形成。正确的、正常的富语习惯是这样,形成错误的、反常的育语习惯也僵如此。儿童出于好奇心和顽皮的性格,去模仿影视、戏剧或现实生活中的口吃患者,往往很快就会形成新的不良的言语条件反射,养成新的、错误的发音习惯.这时如遇外界刺激和压办,便会使儿童“心理”受伤,逐步陷入害怕日吃--压制口吃--更加口吃--更怕口-吃的恶性循环。

  (二)怎样防治儿童口吃

  1.关心孩子的言语发展状况。

  当发现孩子模仿口吃时,要及时把孩手的兴趣转移到其他方面.比如去模仿一下“佐罗”、“孙悟空”、“一休”等等。有条件的话,可以把孩子喜爱的这些人物的“台词儿”·录下一些,供孩子模仿.这样,孩子的兴趣就会由对口吃的模仿转移到对健康言语的模仿上.当然,转移兴趣的方法不止这一种还可采取讲故事,讲评书等其他方法.

  2.不要让孩子模仿口吃的行为。

  如果没能及时发珊;孩子已初步形成了不良的言语习惯也不要伯;千万不要大惊小怪.不要喝斥威逼孩子“立即改正”,要,装出视而不见,充耳羽阅的样子.有条件的,可让孩子换一下生活环境.上学的孩子,家长有必要和老师取得联系,要老师配合.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提点简单的问题让孩子回答,并及时.给,予鼓励、肯定,以稳住孩子的心理,使之不致紧张.家长还要引导孩子多去接触他人,这样,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改掉不良的言语习惯。总而言之,,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孩子的心理受刺激。

  3.不要让孩子产生口吃意识.

  家长本人或亲朋好友都不要提醒孩子别口吃.有的家长给孩子讲:你小时候口吃,长大就不能上大学了,你可一定要改好呀.殊不知这样的教育会给儿童幼小的心灵造成多大的“恐惧”创伤啊.现在的孩子很聪明,他们对大人给予自己的反映评价很敏感,特别容易接受别人给予的消极暗示。因此,家长不仅从语育土;而且从态度上不要衷现出焦虑、担心等情绪,以免带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情绪.小孩学习走路,跌跤是常事(长大了也难免跌跟斗),爬起来再走就是了.对于跌伤、摔痛的孩子家长都是关心他鼓励他大胆再走.因为家长明白,“跌跤”是儿童学走路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必因此而呵斥或恐吓孩子.儿童学语过程也是同样的道理。儿童在漫长、复杂、陌生的学语道赂上,出现或多或少的言语失误也是正常的。儿童学走路有个“跌跤期”,儿童从不会场说话到学会说话到把话说好也有个“失误期”。这个“失误期”因人的素质而长短不等,出现的年龄也不同,一般在四,五岁左右居多;也有的在七、八岁,甚至更大些。这种情况一般可随着生理发育和言语发展的成熟而自然消失(在没遇到消极刺激的情况下)。

  4、要给儿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儿童口语的好坏最主要的是取决于后天的言语环境,儿童最主要的学语环境就是家庭和学语了,他的第一位教师就是母亲。有的母亲为了上班把孩子放放在奶奶姥姥家照顾,那么奶奶或姥姥就成了他的学语教师。有的老人说话不标准或有某些赞美,虽然看起来不明显,可是被孩子学去后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例如,有一位孩子妈妈说她的女孩今年七同匀要上学了,仍然叶字不清,还有口吃现象。经过观察了解得知,这个孩子的母亲说话还比较标准,但孩子是由姥姥从小带大的。她很聪明,把姥姥的发音毛病都学来了。大人发现后常常批评她,让越好好说话。她越来越害怕,不但发音没矫正好,而且还越来她不敢说话,变得结巴起来。儿童口语素质是有先天遗传因素的,但一个没有生理、智力缺陷的儿童,从小就在、一个良好,的言语环境下长大,是一定会有良好的口语能力的.例如,一个**的妈妈口语不好,但孩子从小就放在当小学教师的奶奶家里抚养,这个孩子长大以后说话的语调甚至气质都和奶奶非常相象,一点儿口语毛病都没有。孩子善于模仿,在学语问题上尤为明显,往往喜欢谁的声音或语调,就不知不觉或有意识地模仿谁。有的孩子长大了不象他的妈妈而象他的某位老师,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孩子上小学或者上幼儿园能遇上一个发音标准,善于口语教学的老师也真是一种幸运。

  5.要抓住儿童学语的关键期。

  从小进行口语的熏陶和训练.家长及教师对孩子说话若能做到音标准正确、语调柔和平静,表情和蔼可亲,久而久之必然舍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既是对儿童正确学语的熏陶,也是对儿童不良言语习惯的比较好纠正.对于已经形成不良育语习惯的口吃儿童可按我们研究室的儿童口语训练教程进行矫正,但家长不要把“矫正口吃”挂在嘴上,而要把从小学演讲、练口才放在嘴边,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和理想.要经常鼓励他们把说得很漂亮,很流畅的话语再说一遍给大家(或妈妈、奶奶等)听,而对个别字音不清,或带有口吃的话语则不必在意,要轻松放过.最多只能把组织错乱的话语再跟着大人重说一遍.对我们的训练教程,大人要根据孩子情况,有计划地进行,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和热情,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养成孩子新的言语习惯,建立良好的条件反射。要讲究方法,不要生硬地强加给孩子,要带动孩子来学,让他乐意跟你学,而不要逼他学.要使训练在孩子的心目中成为一种有趣儿的游戏,在说说笑笑,玩玩乐乐,打打闹闹中进行,效果才好。

  温馨提示:父母或矫治师的早期干预很重要。首先要消除父母的失望和歧视态度,要提醒儿童慢慢地说话,不要批评或惩罚孩子,缓和其紧张情绪,增强儿童的信心,减少对口吃的恐惧,使其不过分注意自己的讲话过程,了解更多儿童口吃相关知识可登录qiuyi网进行查阅。

  【参考文献:《儿童保健妙方》《儿童康复训练教材》】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