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如样合理用药
http://zhuanti.qm120.com 2014-02-28 15:02:05
哮喘是小儿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其病因系患者体内免疫球蛋白异常升高而引起的变态反应。主要是患者吸入了外界过敏原如花粉、尘螨、裘毛、羽毛、烟尘等,或吃了致敏的食物,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当过敏原再次浸入,就引起过敏反应,使体内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白细胞释放各种生物介质如组织胺、白细胞二烯等,这些介质能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平滑机、呼吸道粘膜和粘膜下的分泌腺体,引起平滑肌痉挛、粘膜肿胀、腺体中粘液分泌增加,导致呼吸道变窄、痰液堵塞、呼吸困难等,从而出现哮喘症状。另外哮喘患者的呼吸道易对外界各种刺激产生过敏反应,也称为气道高反应。这好象有的肤接触某种刺激会引起荨麻疹一样。另外,哮喘病儿的家族中常有哮喘患者或其它过敏性疾病史,说明哮喘病有遗传特点。因此,应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家庭用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寻找诱因,避免过敏原:大多数哮喘儿童通过试验可以找出过敏原,以便日后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医学家把减少接触过敏原的方法总结成4字,即避、忌、替、移。“避”就是避开过敏原,如为花粉诱发的,春秋季节应少去公园和郊外。由尘螨引起的,打扫室内卫生时应叫小孩避开。同时避用地毯。“忌”就是忌口,对那类食物过敏,明确后就不吃。“替”就是替代,退热药引起哮喘时,可用洗温水澡、酒精擦浴来降温。“移”就是离开原生活地移居他乡,南方的可往北方移,北方的也可往南方移。
(2)增强体质,预防用药:哮喘病儿在发作间歇期应进行适度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注意气候变化,衣着要适宜。发病季节前可用些抗过敏药物,如色甘酸钠、酮替芬等,这些药可降低机体过敏状态、稳定肥大细胞或嗜酸细胞膜。卡曼舒口服、卡介苗接种、胸腺素或转移因子的注射等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在预防和减少哮喘发作上取得较好疗效。
(3)合理用药,减少复发:
①目前尚无药物能要治哮喘发作,但有方法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用药物缓解支气管痉挛及调整机体抗病能力。降低机体的过敏状态可采用脱敏疗法。即将已知的过敏物制成若干种低浓度溶液,从小剂量开始肌注,坚持2~3年。
②缓解支气管痉挛应首选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药,目前已研制出疗效高、对心脏副作用小的喷雾剂,如舒喘灵、博利康尼、美喘清等。近年来还研制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雾化剂,如二丙酸氯地米松、戌酸倍他米松、丁地去炎松等,其疗效更好。
③直接喷雾适合于能合作的孩子,小儿可于口唇与雾化器喷口间加一储气囊。
④没有气雾剂可用氨茶碱口服或静脉注射,每次每公斤体重4~6毫克,6小时1次,以保持血中有效浓度。
⑤哮喘急性发作控制后,仍应坚持用药。
⑥目前已相继生产出一批长效的茶碱和舒喘灵,可减少服药次数,有利于病儿坚持服药。在医生监护下连服数年,使他们象正常人一样学习和运动。
怎么样照顾好哮喘病儿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2%~5%。作为父母,如果自己的孩子患有哮喘,常常会因此而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为子女的健康担忧,为子女的学习操心。这不仅因为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疾病,一旦哮喘发作,重者往往不能上学,同时,家长也不得不休假以带领孩子去就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父母仅仅满足于在孩子发病时上医院看病、吃药、打针就算完事了。不错,对于多数疾病是可以通过看病、吃药或打针治疗的。但是对于哮喘病,单纯的吃药、打针只能算是治疗的一个方面,更重要、也是带有根本性的防治措施是,通过父母对自己孩子哮喘的发病病因和规律的掌握,使孩子从造成哮喘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哮喘发作是由于生活中接触了某种使其过敏的物质而引起的,要防止发病,必须避免接触过敏原。吃药打针只能平喘一时,如果过敏原不除,还是会复发的。
那么,父母该怎样照顾和护理哮喘孩子呢?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为自己的孩子建立一份“家庭病案” 把孩子每次哮喘发作的日期、时间、地点、轻重程度,发病当天的气候情况,有无特殊饮食和特殊化学物质的接触,用药情况,发病前24小时内生活中发生过的特殊事件,孩子是否有过剧烈活动、有无大哭大笑等,均要详细记录下来。这样,经过长期耐心细致的观察、分析和归纳,就可找出发病的某些规律以及有关的可疑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避免。
(2)布置一个适于哮喘儿童的生活环境
1、选择向阳的居室,室内保持清洁、通风、干燥,严禁吸烟;床上用具应昼使用棉织品,不要用皮毛、丝棉或羽绒等制成的被褥,枕芯要用泡沫塑料以代替木棉、蒲绒等真充物。
2、家中要不要养猫、狗、兔、鸽子等,更不能让这些动物进入哮喘儿童的卧室。
3、父母不要用香味浓烈的化妆品,更不要给孩子搽抹化妆品;一切有浓烈异味的化学物质,如汕漆、汽油、杀虫剂等均不宜让患儿接触;妈妈们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拆棉衣、棉被或毛线衣裤。
4、给孩子买玩具时,应选择木、布、金属或资料制作的好。不要买皮毛或厚绒制成的玩具。此外,在购买玩具时要闻一下有无特殊气味,以无味者为佳。
5、注意患儿饮食。鱼、虾、螃蟹、葱、蒜、韭菜和过酸过辣的食物以少吃为好。如果发现孩子吃了某种食物有哮喘发作时,必须停止进食该种食物。
(3)培养哮喘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
1、饮食、睡眠、大小便要定时;平时不饱食,不吃过咸或有刺激性的食物。
2、要让孩子每天有一定的户外活动,时间和活动的内容可按年龄和呼吸的平稳程度而灵活掌握。切不可因为害怕孩子哮喘发作而过分限制其体力活动。当然,如果孩子有哮喘发作的情况则要注意休息。如果孩子哮喘发作有季节性,要仔细观察发病季节当地有什么花草树木正在开花,到时要减少户外活动。
(4)注意监测孩子的哮喘先兆
哮喘患儿在哮喘发作前往往有先兆,如连续打喷嚏、不断咳嗽、烦躁、精神不振、呼吸加快等。发现哮喘先兆时,要及时用平喘药,以防哮喘大发和。目前市场上有一种简易的专门监测呼吸功能的仪器,叫做“简易呼吸峰值流速仪”,价格不贵,家长应该置备一个,经常用它定时测试,以预知患儿哮喘发作的先兆,及早用药,防止发作。
哮喘病儿适宜做何运动
虽然运动可能诱发哮喘发作,但并非各种运动都会激发哮喘,有些哮喘患儿如能长期参加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还可减少激发哮喘的反应。
哮喘患儿因情绪紧张,长期不活动,对疾病抵抗能力差,反而易诱致哮喘发作,因而在缓解期直鼓励患儿适当参加运动,如散步、慢跑、做体操、骑自行车慢行和游泳等。不同的运动及运动持续的时间对哮喘息地的影响有所不同。运动越剧烈,诱发哮喘的机会也相应增多。剧烈的跑步、爬山、球类活动等引起运动性哮喘的机会相对较多;游泳、骑自行车、划船等运动引起哮喘的机会较少;轻微的运动如散步、体操等引起的机会更少。一次运动持续时间越长,诱发哮喘的机会越多;一般来说剧烈运动5~10分钟后才可能引发运动性哮喘,短于5分钟,很少引起哮喘发作。
这里需要特别介绍的是一种对哮喘患儿十分有益的锻炼项目——游泳。游泳是增强呼吸功能的最佳运动。由于水的密度比空气大数百倍,因此在水中运动时胸腔受到的压力很大,特别是吸气时要克服水的压力才能进行,这无异是呼吸肌断“负重练习”,因此游泳可使呼吸肌变得强而有力,增加胸廓的活动度,大大增加肺活量。游泳时身体成水平姿势前进。体内的血液循环不受重力的影响;再加上水流对体表部分的血管起着压打拍击的按摩作用,有利于静脉回流,因而血液循环旺盛。所以长期游泳的人,心脏的肌肉亦发达,心脏收缩有力。此外,由于游泳是在水中进行,人的体温和水温、气温之间都存在着差别,甚至在气温和水温相同时,人菌感觉也不一样,例如当水温20℃时,人在水中会感到寒冷,而在同样温度的空气中却感到温暖;水温在30℃时,人在水中会感到凉爽舒适,而在同样温度的空气中,则感到有些热了,因此经常进行游泳活动,能够提高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起到预防呼吸道疾病的作用。
总之,哮喘患儿经常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改善呼吸功能,增加肌肉张力,提高机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尤其对低温的适应能力,改善身体素质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哮喘发作。同时可因长期坚持适当的运动而使交感神经兴奋,对抗由于运动而释放的化学活性介质,从而达到运动后不发生哮喘的目的。
幼儿哮喘有什么特点?
婴幼儿哮喘与一般儿童哮喘相比,表现多不典型,这是容易被误诊或漏诊的原因之一。婴幼儿哮喘主要有下列特点:
(1)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即1-2天的感冒症状,如发热、流清鼻涕、打喷嚏、咽喉疼痛、胃口不好及咳嗽,症状以晨起及活动后较重。随后即出现喘息,随年龄增长发作次数增加,有发热症状者较少。
(2)发作哮喘时多有肋间肌收缩、胸廓饱满,严重者出现紫绀及鼻翼煽动。呼气延长不像年长儿童那么明显,听诊肺部可闻及哮鸣音,但其喘鸣多较粗短、低调,常同时有水泡音。
(3)病情轻重不一,部分患儿虽有喘息,但一般情况仍较好,并不影响其食欲及生长发育。但有的患儿咳喘非常严惩几科常年发作,每年要发作8次以上,需要反复住院或静脉输液,哮喘持续发作较长时间,病情甚难控制。端坐呼吸现象少见,重症患儿常喜欢伏在家长肩头。
(4)一般常用平喘药的治疗效果不好,常需应用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甚至个别婴幼儿对激素有依赖倾向。
(5)若能早期诊断,及早接受正规合理治疗,病情可获控制,随年龄增长,免疫力提高,呼吸道感染次数逐渐减少,多数到3-4岁后即停止发作。
儿童哮喘能自行治愈吗
哮喘发作虽然不限年龄,但小儿哮喘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国内学者曾随访婴幼儿喘息的转归,发现婴儿期的毛细支气管炎,69%-70%演变为哮喘性支气管炎,仅26%-48。9%演变为哮喘,到6岁左右大部分哮喘(73。3%-77%)发作停止,约1/4左右还在反复发作。国外也有相似的情况,1986年英国国家儿童发育研究所报道对某地在同1周内出生的新生儿,随访了16年,在7岁时喘息的发生率占3。3%,到11岁下降为4。7%,到16岁下降到3。5%。澳大利亚1989年英国国家儿童发育研究所报道对某地在同1周内出生的新生儿,随访了16年,在7岁喘息的发生率占3。3%,到11岁下降为4。7%,到16岁下降到3。5%。澳大利亚1989年有人报道,用吸入7。8微克分子的组胺使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下降20%,作为气道高反应的阳性指标,表示有气道高反应,对8-14岁学龄儿童作检查,随访4年,第1年16。1%呈阳性,2年后8。8%呈阳性,4年后6。3%呈阳性。从上面国内外材料来看,小儿哮喘发病确实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步减少。因此,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认为小儿哮喘会自行缓解,不须正规和长期治疗也会自己好的。其实,这些说法显然是错误的,是片面的。喘息发作的年龄大小和预后的好坏是否有关系,目前还没有定论,但要注意哮喘发作中的"危险"因素。
(1)发作是否频繁,在某一时期内发作次数愈多预后愈差,例如在10岁时还在发生喘息,预后较差。有人指出在儿童期哮喘发作持续存在 ,仅有20%到成年期不发哮喘。有人建议14岁的表面特征可作预示以后变化的良好指征,如果经常喘息,则68%病人变成哮喘:如果在青春发育前期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则治疗措施可以适当减弱。
(2)哮喘病人的遗传特应性体质和发作严重程度常提示今后哮喘会持续发作和气道高反应也持续存在 。
(3)肺功能较差预后也差。所以我们认为小儿哮喘大部分病人经治疗后能治愈的,如果发作次数频繁且顽固,尤其在10岁左右小儿更需积极长期治疗。"自行缓解和治愈的说法",只适用于一小部分病儿,如果不积极防治,会发展成慢性哮喘。但是如果在青春发育前(**14岁和女孩12岁)经积极、正确的治疗抑制哮喘2年不发,则可望在青春期终止其发作。
攻补兼施法治小儿哮喘
(1)攻邪不忘补虚
对于小儿哮喘治疗的重点是着眼于肺脾肾三脏。临证则分发作期和缓解期而分别施治。有急性发作期,痰气相搏,阻塞气道,肺失肃降而发为哮喘。“急则治其标”,此时治肺攻邪,实为当务之急。其中冷哮,治宜温肺散寒,化痰平喘;热哮则宣肺清热,化痰降逆,此易为人所注意。然攻邪虽为主,却非唯一治法,攻邪中辅以扶正,亦常为必不可少之法,此则易为人所忽视。盖哮喘之发病虽因宿痰而起,溯本追源,痰实为津液所生,而津液生于水谷,赖脾气敷布而上输于肺,脾虚不运反积湿成痰,上贮于肺,此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主表卫外,肺为痰困则卫外不固,外邪乘虚而袭,此乃本病易为外邪感触而起之根源。所以治疗本病一方面宣肺化痰,降气定喘;另一方面益气健脾以绝生痰之源,扶元固本而令邪不可干。祛邪为主兼以扶正则外邪痰浊去而正自安;正气复而外邪痰浊毋能再犯,如此则顽病亦可期而愈。若专于攻邪治标,则痰随去而随生,且滥施攻伐,正气内馁,病虽愈亦易遇邪而时时触发,故专于攻邪者往往难以奏效,其道理在于此。
(2)补虚不忘攻邪
对缓解期的治疗,宗“缓则治其本”之意,当以扶正固本为主。可用金水六君煎(二陈汤加熟地、当归)为基础,从肺、脾、肾着眼加减化裁之。本方为张景岳所创,且称之为“治虚痰之喘 ”的“神剂”,其中二陈理脾,以归、地理肾,此方既降痰祛实邪,又扶元固本,治脾肾虚之喘咳, 疗效颇佳。偏于肺脾虚者可加参术之类;偏于肾虚者则加补骨脂、巴戟天、鹿茸之属。同时本病以宿痰内伏病根,哮喘一时平息,而伏痰实未尽去,故在补虚的基础上须继续使用宣肺化痰之品,除二陈之外尚可配伍麻、桂之类,以求祛邪务尽,此补虚不忘攻邪之意,这对巩固疗效, 争取痊愈有着重要意义。近代研究发现,哮喘病人缓解期虽无喘,但支气管的有炎症和痉挛,闭合气量增大,故认为扩张支气管药物不宜中断,以求彻底缓解,否定了过去认为哮喘缓解后生理功能即恢复的不恰当看法。
儿童常吃西式快餐易哮喘
英国和沙特阿拉伯科学家最近指出,儿童经常吃营养不均衡的西式快餐,容易患哮喘病。
哮喘是常见的儿童慢性病之一。全世界约有1.5亿患者,发病率增长很快。科学家对沙特儿童的饮食习惯和哮喘发病率进行研究,将100个哮喘患儿与200名普通儿童相比,结果发现,蔬菜、牛奶、维生素E和矿物质摄入不足的孩子,哮喘发病率比其他孩子高出2-3倍。
调查表明,经常吃西式快餐的城市孩子发病率高,而保持传统饮食习惯的农村孩子发病率低。沙特传统饮食包括牛羊肉、米饭、蔬菜、水果等。
此外,过去30年来苏格兰儿童哮喘发病率急剧增加,经研究发现,与快餐食品吃得太多、新鲜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减少有关。
吃蛤蚧人参别哮喘病魔
蛤蚧一对,生晒参或白参一支(约10克),冰糖30克,黄酒少许(约20毫升),清水半大碗(约250毫升)。将蛤蚧的头和脚爪剪去,抽掉插在蛤蚧上的小竹签。然后将蛤蚧折断,放在一只大碗内,放入清水浸2小时左右。浇上黄酒,放入生晒参和冰糖,将碗放入蒸锅内。用中火隔水蒸半小时以上即可。每年立春后及冬至各服一次,一次分2天吃完:早晨空腹及晚上临睡前各服一顿,每顿吃1/4支参,1/2只蛤蚧,1/4汤(需热服)。
用蛤蚧治疗哮喘,民间由来已久,有人还将蛤蚧和人参两味药做成药饼,专治肺虚咳嗽等症,美其名曰:“独圣饼”。蛤蚧为壁虎科动物,有补肺益肾、定喘止咳之功;人参大补元气,善治久虚难复之症,故两味相配能使肺肾两虚较快恢复,体质得以改善,哮喘可望根绝。以此两味为主药的名方人参蛤蚧散,补肺肾、益精血、定喘咳,威名远扬,沿用至今。凡咳喘属肾不纳气,肺肾两虚者,证见咳喘日久、神疲形瘦、动则气急、咯痰清稀、面青肢冷,而急性发作已经缓解者,值得一试此方。
温馨提示:冬天比较好带上口罩,避免冷空气接触,另外你找一下你家里是否有可能过敏的因素,如吃的东西,油漆,搞过装修,蚊香,衣物等,一定要去出过敏因素,有炎症还需要抗炎治疗,了解更多小儿哮喘相关知识可登录qiuyi网进行查阅。
【参考文献:《走出哮喘的出去》《儿童健康科普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