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五官 >> 眼科 >> 视神经萎缩 >> 视神经萎缩相关搜索

视神经萎缩的症状

http://zhuanti.qm120.com 2008-09-08 13:19:38

关键词:视神经萎缩相关搜索,视神经萎缩

    视神经萎缩是指视神经纤维发生退行性变性和传导功能障碍。所有造成视神经损害的疾病均可导致视神经萎缩。

  症状表现:主要是视力减退,严重者可完全失明,视野缩小或有中心暗点,并有色觉障碍。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视呈苍白色,其境界和筛板的小孔清晰,视网膜血管变细,毛细血管消失。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视呈灰白色、蜡黄色或淡红色,境界模糊,生理凹陷消失,筛板孔不清晰,视网膜血管变细,有时动脉伴有白鞘。  此病的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如能及时诊断,除去病因,即可保存或恢复部分视力。但对萎缩已久的视神经,即便治疗也难以恢复其功能。对症治疗,早期可应用大量血管扩张剂、B族维生素、能量合剂及针刺疗法,必要时可给予皮质治疗。

病因 

    病因: ①颅内高压或颅内炎症:如结核性脑膜炎;②视网膜病变:包括血管性(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炎症(视网膜脉络膜炎)、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③视神经病变:包括血管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炎症(视神经炎)、铅及其他金属类中毒、梅毒性;④压迫性病变:眶内或颅内肿瘤或血肿;⑤外伤性病变:颅脑或眶部外伤;⑥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⑦遗传性疾病:如Leber病;⑧营养性,如维生素B缺乏。 分类: 临床上根据眼底表现,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视神经萎缩两大类: 1、原发性视神经萎缩:为筛板以后的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以及外侧膝状体的视路损害,其萎缩过程是下行的。 2、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原发病变在视盘、视网膜脉络膜,其萎缩过程是上行的。
 
症状 

    视神经萎缩指任何疾病引起视网膜节细胞及其轴突发生的病变,一般为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变变性。①原发性:视盘色淡或苍白,边界清楚,视杯可见筛孔,视网膜血管一般正常; ②继发性:视盘色灰白、秽暗,边界模糊不清,生理凹陷消失。视网膜动脉变细,血管伴有白鞘;后极部视网膜可残留硬性渗出或未吸收的出血。

诊断 

    正常视盘颞侧较鼻侧颜色淡,婴儿视盘较淡,因此不能单凭视盘色调诊断视神经萎缩,必须结合视力、视野等综合分析。学会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视神经萎缩。根据眼底表现进行视神经萎缩诊断不难,但原发性视神经萎缩需做多种辅助检查,如视野、视觉电生理、CT、MRI等,必要时神经科检查,以寻找病因。

治疗

    积极治疗其原发疾病。绝大多数脑垂体肿瘤压迫所致的视神经萎缩,术后常可获得惊人的视力恢复。视神经管骨折如能及时手术也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其他原因所致的视神经萎缩可试用神经营养及血管扩张等药物治疗。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