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出血
http://zhuanti.qm120.com 2005-12-22 09:58:44
[概述]
胆道出血系肝胆疾病、创伤、手术或全身性因素而致的肝内、外胆道系统的大量出血;70%左右是因胆石症、胆道蛔虫引起的胆道感染所致。其基本病变是造成胆管血管娄,出血呈周期性5 ̄10天一次。 胆道出血并不罕见,文献报道,胆道大量出血的发病率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1.3% ̄5%。虽然各地区间差别较大,我国青岛地区发病率达上消化道出血的28.4%。出血量大者可造成包括出血性休克在内的一系列特殊症状,其死亡率高达50%。近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丰富,对本病诊治方法及技术的改进,疗效也有所提高,但误诊率和无效率还很高,死亡率的降低还不够理想
[症状体症]
1.多有胆道疾病和胆道手术史。 2.发热寒战,黄疸和上腹绞痛后出现呕血、黑便,如在胆总管T管引流术后,则在右上腹绞痛后突然从T管涌出较多量的鲜血。 3.出血可自停,但常反复,呈周期性,一周左右一次。 4.贫血貌,黄疸,上腹肌紧张,压痛,肝脏,胆囊肿大有触痛等,肠鸣活跃。 5.失血性休克一系列征象。
[诊断依据]
1.发热、寒战、黄疸,上腹绞痛后出现呕血、黑便或T管引流出鲜血,出血呈周期性。 2.失血性休克一系列表现。 3.B超、CT等发现肝内有肿瘤,血肿液性暗区等。 4.纤维内窥镜直示下见胆道出血。 5.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发现出血部位。
[治疗原则]
1.防治休克; 2.止血; 3.输血; 4.治疗肝胆原发病; 5.介入治疗; 6.手术治疗;
[疗效评价]
1.治愈: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出血停止,无并发症,肝胆原发病治愈。 2.好转:经保守或手术治疗、渡过凶险关,出血量减少,症状减轻肝胆原发病症状减轻。 3.未愈:周期性出血不能控制,继续排柏油样大便,呕吐鲜血,甚至出现出血性休克一系列表现。
[专家提示]
胆道出血治疗效果不肯定,特别是大出血死亡率高,预防胆道出血首先要注意消除其病因,要及早治疗胆道结石及胆道蛔虫病。凡上消化道出血除考虑食管、胃十二指肠等外,应想到是否有胆道出血。一旦出血,因病情凶险,千万不要信游医乱治,应马上到医院治疗。初发病时应给予内科治疗,如输血、止血、中药内服,抗感染及支援治疗。近年来采取了介入法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避免开刀手术,效果较好。防治休克是关键。但反复大量出血超过2个周期者,且出血性休克不易纠正者,或查明出血病源较严重,估计用非手术疗法不易治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