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皮肤 >> 皮肤病 >> 其他 >> 皮肤癌 >> 皮肤癌相关搜索

皮肤癌的征兆

http://zhuanti.qm120.com 2007-09-26 11:41:17

关键词:皮肤癌

皮肤癌的早期表现

  皮肤癌是很少见的。在我国,皮肤癌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十一位。正因为人们很少注意它,尽管皮肤癌好生长在外露的皮肤上,目前,皮肤癌的早期诊断率依然很低。老年人的皮肤可能有些癌前期的表现,其中以老年性角化瘤、白斑病为多见,还有一些慢性皮肤病,如烧伤或外伤后的瘢痕疙瘩、多年不愈的慢性溃疡、慢性皮炎、老年皮肤疣、慢性瘘管或窦道、放射性溃疡等,如果经过正规治疗,这些病变反而增大,或者破溃、变硬、变厚、色素加深、角化过度,甚至还会出血,这时,应该警惕有皮肤癌的可能。总之,如果在老年人的皮肤上,出现了无痛性结节,质地较硬,边缘隆起,久治不愈,要到专科医院检查,排除皮肤癌的可能。


皮肤癌有哪些类型?是什么原因引起皮肤癌的?

  皮肤癌主要有三类型,三类型都可能是过分暴露于太阳光下所致,这至少是成因之一。来自太阳光的紫外线能够破坏皮肤细胞的遗传特性,导致癌前变化和癌细胞的生长。显而易见的是,皮肤的最表层是首先受到侵害的部分。三种主要的皮肤癌:基底细胞癌(或侵蚀性溃疡)、鳞状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瘤,均见于称为表皮的皮肤表层。

  三类皮肤癌中最常见的是基底细胞癌,若不及早治疗,会引起局部组织糜烂,但是不会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鳞状细胞癌得不到适当治疗,则会扩散。尚幸这两类皮肤癌生长速度缓慢,几乎所有病例均可治愈。鳞状细胞癌有时见于绝经后妇女的外阴,那就比较难以处理。

  恶性黑色瘤于三者中最为少见,通常由人体上既有的痣变成,属黑素细胞的癌症。这是最严重的一种皮肤癌,发病后即迅速扩散。如果能及早发现,展开治疗,治愈率约为百分之七十五。

  哪些人最有可能患皮肤癌?怎样减少这种可能?

  皮肤和眼睛的颜色越浅,就越容易晒伤,皮肤癌的可能也越大。长期曝晒,例如从事像种田那样的户外职业,固然会增加患皮肤癌的可能;短期曝晒,比方说在海滩上作日光
浴,晒得皮肤起泡,也有同样害处;即使只是适度的季节性日光浴,年复一年地进行,也会增加患皮肤癌的可能。曝晒对皮肤细胞的损害是长期累积起来的,所以中年人和老年人患皮肤癌的可能较大。

  避免患皮肤癌最简单的方法是减少暴露于致癌的紫外线下。有三种基本方法可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应考虑采用其中一种或多种:(一)减少在阳光下活动的时间;(二)外出时用衣帽保护皮肤;(三)如果必须待在太阳下,又不能用衣物保护皮肤,或者因希望把皮肤晒黑而不愿意用衣物覆盖皮肤,那就应该涂上防晒剂。防晒剂有霜、油等剂型,含有某些化学成分,可以阻止太阳光中最有害的射线损害皮肤。

  皮肤癌的症状是什么?

  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症状很相似,恶性黑色瘤则有特殊的症兆。所有皮肤癌共有的症状就是变化,这是每个人必须注意的。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起初可能只是一些表面粗糙的小斑,比周围皮肤略红或略白;也可能是微小的肿块或一个很易出血、愈合缓慢或不能愈合的小溃疡。癌肿起始可能非常微小,像针尖般大小,如果不加治疗,癌细胞会扩散至周围组织;一旦癌细胞已扩散,治疗就比较困难,而且容易留下瘢痕。被阳光晒伤的皮肤偶尔会出现带鳞屑的扁平微红斑块,称为光化性角化病,此病并非癌症,但是可能变成癌。恶性黑色瘤是最危险的一种皮肤癌,症状通常是出现皮肤色斑、痣的颜色改变、出现新的痣,病变累及产生褐素和黑素的细胞。应该特别注意皮肤深色的斑、点或痣的变化,警觉新痣的形成、痣出血、新旧深色斑点形状和颜色的变化,如果发现上述症状中的任何一种,应立即就医,不要耽搁。及早治疗,恶性黑色瘤往往可以治愈;置之不理,则癌细胞会扩散至身体的其他部位,可能侵袭各重要器官。

  皮肤癌是怎样诊治的?若怀疑患上皮肤癌,应该做些什么试验?

  由于皮肤癌生长在体表,诊断的第一步是由皮肤科医生望诊。一位有经验的皮肤科医生只消用眼察看,就知道皮肤上的瘤是不是良性的。如果他怀疑是皮肤癌,会切下一小片组织送到化验室做显微镜检查。病理学家(鉴定异常细胞的专家)将确定细胞是不是癌性的。是的话,皮肤科医生将从许多方法中选择一种来切除肿瘤。即使肿瘤并非癌性,医生仍可能将肿瘤切除,以防止肿瘤癌变。某些癌前皮肤病变可以用一种合有抗癌药物的皮肤乳剂来治疗。对付早期的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医生会用手术刀切除肿瘤,或用液氮冷冻切除。冷冻治疗利用低温杀死癌细胞,创口在几星期后愈合,仅留下少许瘢痕,有时甚至不留瘢痕。使用手术刀或一种称为刮器的外科器械做手术切除,会造成较明显的瘢痕.好处是医生可以检查切下来的组织,并且确定是否已把癌肿彻底切除。将癌肿切除之后,可立即对创口作电灼治疗,以杀死残留的癌细胞,同时封闭血管以止血。

  恶性黑色瘤比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有更大的潜在危险,因此几乎总是用外科手术将癌肿连同周围的一些组织一并切除。如果癌细胞已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可能要用其他疗法治疗,如化学疗法。放射疗法似乎对此症无效。治疗此症越早越好。


皮肤癌临床表现

(1)基底细胞癌
好发于50~60岁,男略多于女,部位以表皮菲薄富有皮脂腺及经常受阳光照射的暴露部位为最多见,如鼻翼、内外眦、额、颞、颈等处,发生在躯干者占10%左右。基底细胞癌早期为淡黄色或粉红色略高出皮面的小结,表面光滑,伴毛细血管扩张,质地硬,常无疼痛或压痛。如病灶位于较深面者,经过相当长的发展阶段后,其表面出现鳞片状脱屑,之后反复结痂、脱屑,表面出现糜烂、渗血。当病灶继续增大时,其中央形成一表浅性溃疡,溃疡边缘参差不齐,似虫蚀样。部分基底细胞癌伴有黑色素沉着,此小点色素播散于病灶内并彼此融合呈棕色、黑色或蓝色,称为色素性基底细胞癌,易与恶性黑素瘤相混淆。但根据其病程长、发展缓慢,常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等特点,可与黑素瘤作鉴别。临床上难以区别时应作活检予以确诊。另一方面一种比较少见的硬斑病样基底细胞癌,呈光滑的纤维斑样病变,酷似疤痕组织,此表面并无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溃疡或隆起等改变,但边界很不清楚;病灶于躯干者多于头颈部,常于确诊时已广泛浸润,所幸者此型非常少见。基底细胞癌发展缓慢,主要呈局部浸润性生长,发生于鼻翼、耳廓的基底细胞癌可浸润、破坏软骨,发生在头皮者可腐蚀颅骨累及硬脑膜。虽然Domarus等曾报道过因此病而发生转移死亡的病例,但一般基底细胞癌不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有转移者实属罕见。

(2)鳞形细胞癌
早期鳞形细胞癌与基底细胞癌相似,一般为红斑样皮损,伴有不同程度的鳞形脱屑和痂皮形成,临床上常难以鉴别。但鳞形细胞癌常在老年性角化过度、慢性溃疡及烧伤疤痕等病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表现为红色、坚硬、高出皮面的结节;当其表面角化层脱落后可愈合结痂,但不久痂皮脱落而现糜烂面,伴有渗液、渗血,起初糜烂面可愈合结痂,但不久痂皮脱落而再向深部浸润时则形成边缘略隆起的溃疡,基底高低不平,呈红色颗粒状,常伴有坏死组织及肉芽样增生,肿瘤质脆,有继发性感染时常伴有恶臭的分泌物。部分鳞形细胞癌生长迅速而突出于皮面,呈典型的菜花样块物。部分则呈蕈样隆起或疣状突起,表面无溃疡形成,称型鳞形细胞癌。与基底细胞癌相比,鳞形细胞癌发展较快,且易转移至区域淋巴结,其转移率随病灶部位而异,头面部鳞形细胞癌转移至耳前、耳后及颈淋巴结者占5%左右,发生于手背者滑车淋巴结的转移率约为20%,位于下肢者腹股沟淋巴结的转移率为33%左右;发生血道转移者罕见,肺为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3)皮肤原位癌
Bowen 于1912年首先描述此病,故又称Bowen病。有学者报道,本病好发于60~70岁,男女之比为0.8~1.2:1,部位以头颈部最多见,占44%~54%。亦可发生于手、躯干、臀部、及生殖道粘膜、口腔粘膜及甲床等处。发生在受阳光照射的暴露部位者约占72%,多为单发,亦可有2~3个病灶,表现为淡红色或暗红色稍隆起的皮损,表面有许多脱屑及痂皮,病灶逐渐扩大呈边缘清楚的圆形或环状丘疹,覆以棕色或灰色厚痂,不易脱落,若强行剥离,则显露出细颗粒状或细状湿润面,局部有轻微刺痛感。病程发展缓慢,可持续5~35年不等,很少发生溃疡,有20%~30%可演变成浸润癌,约20%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皮肤原位癌合并有其他器官癌瘤者则预后较差。

(4)乳腺外Paget病
1895年Paget首次描述了此病及乳晕湿疹样癌,故名之。因本病系大汗腺癌向表皮内播散所致,故好发于肛周、会阴、外生殖器和腋窝等大汗腺发达的部位。病灶多为单个,少数为多发。与乳腺Paget病相似,病灶边界清楚,直径大小自0.5~10cm不等,呈褐色或淡褐色,中央潮红、糜烂、其表面覆以少许鳞屑或痂皮。发生于肛周及会者可呈疣状或呈状瘤样突起,患者常感局部瘙痒、刺痛或灼痛,溃破后可并发出血。此病发展缓慢,可局限于局部数年,但亦可发展为浸润性腺癌而导致致命的转移。手术切除后容易发生局部复发,其复发率达31%~61%。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