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的病理
http://zhuanti.qm120.com 2008-06-17 13:58:17
关键词:动脉瘤
【临床表现】
多见于大龄儿童和年轻人,但自婴儿至40岁均可发病。高峰年龄组为11~30岁。按Lichtenstein报告2/3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主要表现是疼痛、肿胀。常有外伤史,痛可剧烈,并比肿胀早期出现。有的起病急骤。骨折少见。脊柱发病时可有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截瘫。
【X线表现】
虽然各不一致,但足以清楚地显示出诊断依据,尤其在长骨,脊柱和骨盆。基本表现是偏心性的,不断迅速扩张的溶骨性病变,显示爆破状表现。尽管生长快,多仍保持清楚的轮廓,有时甚至还有少量骨的硬化。少数病例,可以发生在骨干较中央的部位,产生融合性的骨膨胀。其内常有许多骨性间隔,有时病灶可呈蜂窝状。常有软组织肿块,可以误诊为恶性肿瘤。脊柱受累时,主要影响椎骨附件,也常有巨大软组织肿块。动脉造影虽不能显示病灶内的血管结构,但可见肿瘤周围富于血管。
通常鉴别诊断需考虑血友病性的假性动脉瘤、巨细胞瘤、纤维结构不良。累及脊柱的病变需鉴别转移性癌、浆细胞瘤。鉴别诊断的要点是发病年龄。本病主要发生在儿童、青少年,而巨细胞瘤等则发生在骨骺关闭以后的。
【病理】
常见骨端膨胀、扩大、骨软化,骨膜下骨变薄,在薄壁囊腔中,充满血性内容物。囊腔相互连通,衬以纤维性网络,可见骨样组织,形成的新骨以及多核巨细胞。巨噬细胞吞噬有多量含铁血黄素。
【治疗说明】
本病早期多可手术。主要是彻底刮除术加植骨术。但复发率高达25%。因此,如果可行,应作大块切除及植骨术,有人报告刮除以后结合应用液氮冷冻治疗,效果较好。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