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内科 >> 消化 >> 其他 >> 粪类圆线虫病

粪类圆线虫病与爱滋病的关系

http://zhuanti.qm120.com 2008-06-06 17:22:35

关键词:粪类圆线虫病

      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又名肠类圆线虫 (Strongloides intes tinalis)为兼性寄生虫,可营寄生生活。亦可营自由生活,粪类圆线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可引起起类圆线虫病。自生世代 雄虫长、宽约0.7×0.04—0.05毫米,雌虫约1.0×0.05—0.075毫米。

      卵与钩虫卵相似,长、宽约70×40微米,在温暖潮湿的土壤中,数小时即孵化为杆状蚴。杆状蚴于1 ~ 2日内经四次蜕皮,发育为自生生活的成虫。自生生活可循环多次,称间接发育;或只经两次蜕皮成为丝状蚴,即感染期幼虫,如经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即营寄生生活, 称直接发育。寄生世代 丝状蚴侵入人体后,进入血循环,经右心至肺,少数虫体在肺和支气管即可发育成熟,多数仍须经咽喉至消化道,在小肠发育和定居。在人体内有无雄虫尚有争议。一般只有雌雄生殖的雌虫。雌虫长、宽约2.2×0.05毫米,咽管为体长的1/3或2/5,阴门位于体后 1/3 处。虫体多产卵于粘膜内,卵比自生世代的略小,约 50~58×30-34微米,内含幼虫,数小时即孵化为杆状蚴,自粘膜逸出,随粪便排出体外。自感染起至少须历时17天方可完成发育并排卵。有时,杆状蚴可在体内迅速发育为丝状蚴,自粘膜或周围皮肤再侵入血循环,引起自身感染。则症状常较严重。在肠道,幼虫和成虫可不同程度地损害肠粘膜,患者常有腹痛,下痢或便秘。严重者可致水泻、脱水、衰竭等。当患者营养不良,抵抗力差或因免疫缺陷、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常可引起重度自身感染,腹泻频繁失水,并出现内脏损害,以致全身衰竭而死亡,应引起注意。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的幼虫也常侵袭艾滋病患者的肺部。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在粪便或痰液中查到杆状蚴或丝状蚴,检查患者的十二指肠液有时亦可发现成虫或幼虫。

      防治同钩虫病,治疗药品为噻苯咪唑,剂量为25毫克/公斤,每天2次,连服2天。防止感染应注意避免与含本虫丝状蚴的土壤接触。如已感染应及时治疗,切忌滥用激素.以免降低免疫力。以致自身重复感染,加重病情,造成死亡。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