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改变乙肝命运:疏肝三部曲
http://zhuanti.qm120.com 2008-07-16 14:44:29
中医理论里面的肝,一般是指一个以肝脏为中心的功能系统。其生理功能主要是两个大的方面:
一方面是“肝主藏血”,包括储存血液、调剂血量以及对血的统摄作用,《内经》的“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就是描述肝所具有的储藏血液、调整全身血量的分布和防止出血的作用。肝血充足才能使得各脏腑器官组织得到滋养,以发挥正常的身体生理功能,维系机体的各种活动。肝血虚少、脏腑器官组织失养,会引起两眼干涩、视物昏花、肢体麻木等症状。
另一个方面是“肝主疏泄”,包括调畅气机、促进全身气血水液运行、促进脾胃消化、分泌胆汁和调畅情志等作用。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要靠气不断地升降出入运动来完成,人们通常把这种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称为气机。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的升降出入正常,气血水液运行通畅,保证了各脏腑器官的供给。肝还有分泌胆汁和促进脾胃消化的作用。传统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功能还包括调畅情志的作用,与情志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疏泄功能正常则情绪正常,心情舒畅;肝气的疏泄功能太过,会出现急躁易怒、心烦不寐、多梦、头痛头涨等肝气上亢的症状;肝气的疏泄功能不足,则出现胸胁胀闷疼痛、情绪低落、抑郁、多疑善虑等肝气郁结的症状。
那么,如何更好的疏肝,比较好的方法靠自我的改变——
第一部曲:调养肝神
传统理论认为,五脏都藏神,主管一种精神活动,肝属木,藏魂,魂性灵动,牵引气机的条达运行,人保持中和之性,则气机调畅和情志愉悦;如果魂性蒙昧,会产生怒的情绪,引发“怒伤肝”、“怒则气上”等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有一个成语叫“魂不守舍”,就是魂不能踏踏实实地在肝脏这个屋子里呆着,非要跑出来。有的人整天精神涣散,思想难以集中,就像丢了魂一样,这就是肝气虚弱造成的。还有人夜里总做噩梦,两三点钟便会醒来,再难入睡,这都是肝脏郁结的浊气在作怪。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对肝脏养生保健最为重要。
1、观怒为空:肝“在志为怒”,所以七情中的“怒”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疏泄失常可导致情志失常,而出现急躁易怒、心烦失眠或抑郁、情绪低沉等症状;反过来,大怒伤肝,可导致肝的疏泄失常,而出现心烦易怒、面红目赤,甚则吐血、不省人事等症状。调节情志,化解心中的不良情绪,使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有益于肝的养生保健。人的情志失调看起来是瞬间的事情,其实是经过身体里面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最初,先是精神对外境的不认同,不乐,魂失位,气机运行失调,引起更大的精神反应。这样,人的怒其实是由两种原因复合而成,有身体内部的,也有外界的。当然,说是“外界”也是相对的。这之中,自己对外界环境(大部分是周围人的话语)的不认同,他是他,我是我,我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不管是什么,我不去相应它,就不会被它左右。其实,这不仅仅是一种对治情绪的方法,而且是很高级的养生要诀。
2、春天里没烦恼:古人很注意顺应四时养生,“肝属木”,方位为东,在季节上与春季生长之气相对应。宜保持柔和舒畅、升发条达的状态,情绪既不要过于激奋,也不要低沉抑郁,使情感世界保持在一种平和的状态中,则对肝的养生保健极为有利。春天阳气升发,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使自己的身心充分地放松,抛弃一切烦恼和杂念,让自己有一种融于大自然中蓬勃生长的感觉,对养肝护肝防止肝病有很好的效果。《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春季既是肝养生保健的比较好季节,也是肝病易于发生的季节,所以在春季更应注意肝的养生保健。
3、到绿色的大自然中去:肝在五色中属青。现代研究表明,绿色有稳定人情绪的作用,还能够调节血压,保持人体血压的正常。环境的宽敞舒适与否,与肝脏养生保健关系密切。在农村居住的人相对有比较不错的生活环境。长期在城市中居住的人,应多到居住地附近的郊区去活动——有花有草有水有树的地方,满目苍翠,环境优美,空气新鲜,负离子含量高,对健康极有裨益。条件便利的,也可以多到有山有水有湖泊有树林的景区去旅游,其他如登山、游泳、钓鱼、散步都可供选择。即使需要长期在居室内生活或工作,也应该在阳台等处种植一些美丽的观赏植物,改善环境、清洁空气,以利身心健康。因为,满目的绿色会给人带来舒畅——朝气蓬勃的好心情,对肝脏的养生保健很有利。在《寿亲养老新书》里载有十乐:读书义理、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清代画家高桐轩也有耕耘之乐、把帚之乐、教子之乐、知足之乐、安居之乐、畅谈之乐、漫步之乐、沐浴之乐、高卧之乐、曝背之乐。学学古人的“十乐”,对养肝大有裨益。
[Page]第二部曲:运使肝气
1、合理运动:坚持锻炼则能舒筋活络,有益肝脏健康,各人应根据自身体质状况,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清晨、傍晚及节假日,可漫步于芳草小径,舞拳弄剑于河畔林间,或去郊外踏青问柳,游山戏水,赏花行歌,登高望远,神悠悠,思悠悠,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人天合一,无形之中增强了心身健康。要选择场地宽广、视野开阔的地方,运动方式以缓慢柔和较为适宜,如太极拳、太极剑、漫步等。
2、按揉穴位: 穴位是经络运行中通过身体表面实现气机运转的标位,坚持对穴位的按揉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奇效。这里选择三个穴位,可以坚持做睡前自我按摩。
①揉大敦穴:大敦穴(足大趾甲根部外侧),大敦,即大树敦也,在此意指穴内气血的生发特性。本穴物质为体内肝经外输的温热水液,而本穴又为肝经之穴,时值为春,水液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后蒸升扩散,表现出春天气息的生发特性,如大树敦在春天生发新枝一般,故名大敦。拇指分别按压并左右旋转约5分钟。
②按太冲穴: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拇指分别沿骨缝的间隙按压该穴并前后滑动,约5分钟。
③揉三阴交穴: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拇指分别按压该穴并左右旋转约5分钟。
3、以音调气:古人强调,五音对应五种情绪活动,现代研究也证实声音可以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功能。在对肝脏的养护中注意两个声音。一是“嘘”字音,“嘘”能起到疏导作用,脾气偏大的人可以平时多锻炼,方法是:身体端坐,全身放松,闭目宁神,缓缓吐气发声,同时观想全身如沐浴暖流,畅快无比,反复进行约5分钟则可。如果说“嘘”音是一除根的良药,那么还有一应急的好方法,就是发“慈善”音。怒气上来时,暗暗送出“慈善”音,注意深、缓、长,可有立时调节偏离的气机,控制情绪的奇效。
第三部曲:养护肝血
1、温补饮食:饮食与肝脏的养生保健有着密切的关系,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维持肝脏代谢功能和保证肝脏正常健康的必要条件。蛋类、瘦肉、鱼类、豆制品、牛奶等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不但能够保持肝脏所需的营养,而且能够减少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损伤,帮助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米面等主食中所含的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可以为肝脏提供能源,保证肝脏正常的代谢功能。维生素是肝细胞维持正常功能的必需物质,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为肝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来源。脂肪也是肝脏的能量来源之一,但过多的脂肪容易沉积在肝内而形成脂肪肝,破坏肝细胞而损伤肝的功能,所以,对含脂肪较多的食品要进行控制。肝脏的饮食养生保健方法分为补法和清法,肝虚者宜用补法,肝火盛者宜用清法。依照《黄帝内经》里说的“春夏养阳”的说法,可以适当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韭叶热根温,功用相同,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乃肝之菜也。”春天适量吃些性温的韭菜,可起到补人体阳气,增强肝和脾胃功能的作用。另外就是葱,葱一身都是药,其叶能利五脏,消水肿;葱白可通阳发汗、解毒消肿;葱汁可解毒,活血止痛;葱根能治痔疮及便血。大蒜有解毒去瘀之功,每天吃几瓣大蒜,对预防春天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有良好作用,并能清洁血液,有益于心血管健康。饮食上宜甜少酸。
2、保证睡眠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睡得香”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标志之一。古人称睡眠为“眠食”。曾国藩有“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的名言。英国大剧作家莎士比亚将睡眠誉为“生命筵席”上的“滋补品”。研究表明,睡眠是人类自身对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在高质量睡眠状态下,体内会出现一系列有利于生理、生化的变化,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黄帝内经》中说:“人卧血归于肝”。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抵御春季多种传染病的侵袭。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注重科学睡眠。60岁以上老年人7小时左右;80岁以上老年人应睡8~9小时;体弱多病者可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晚饭莫过饱,睡前莫喝浓茶及咖啡。讲究睡姿, 睡时应“卧如弓”,以右侧卧位,睡眠方向以头东脚西为宜。要有静谧的睡眠环境,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床铺舒适,利于进入甜蜜的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