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的淋巴管及淋巴结
http://zhuanti.qm120.com 2008-09-03 16:45:15
一般认为肝小叶内无毛细淋巴管,肝的淋巴来源于肝内组织间隙。众所周知在肝细胞索 与肝血窦内皮之间为小叶内组织间隙(Disse间隙);而该间隙与小叶间的组织间隙(Mall间隙)相通。因此有人认为肝的毛细淋巴管即起源于Mall间隙。肝内血浆可穿过窦状隙的壁进入Disse间隙,在靠近肝小叶表面处,血浆即渗入Mall间隙,最后由小叶间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通过上述途径肝内淋巴由此导出,肝内淋巴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实验证明胸导管内的淋巴1/2-1/5来自肝。
肝的淋巴管一般分为浅、深两层。肝浅层的毛细淋巴管位于浆膜下的结缔组织内,形成密集的网;肝上面(膈面)的毛细淋巴管比肝下面的更为密集,由浅层毛细淋巴管网发出的淋巴管吻合成丛,由该丛汇集成较粗的集合淋巴管,在浆膜下行走注入局部淋巴结。
(一)肝膈面浅淋巴管分为下列五群
1.肝左叶膈前部及左侧部,向左后方经三角韧带→注入贲门淋巴结→胃胰淋巴结→腹腔淋巴结(位于腹主动脉的腹腔干四周)。
2.肝左叶膈面中央部,向左后方肝冠状韧带→贲门淋巴结→胃上淋巴结、胃胰淋巴结→腹腔淋巴结。
3.肝左、右叶膈面内侧1/3的淋巴结→经肝镰状韧带→向上穿左、右胸肋三角→心包前淋巴结、膈上淋巴结→贲门淋巴结、胃胰淋巴结、肝淋巴结→腹腔淋巴结。
4.肝右叶膈面:①中央部后方的淋巴→肝冠状韧带→沿下腔静脉→穿腔静脉孔与下腔静脉伴行→膈上淋巴结。②中央部前方的淋巴→走向右后上方→右三角韧带→沿右膈下动脉→肝淋巴结→腹腔淋巴结。
5.肝右叶膈面右侧淋巴→经右三角韧带→穿膈上行→膈上淋巴结、右肋间淋巴结,少数的也可沿右膈动脉→肝淋巴结→腹腔淋巴结。
(二)肝脏面(下面)浅淋巴管可分为五群:
1.左叶下面前部及左侧部淋巴管;
2.左叶下面右侧部;
3.右叶下面中央部;
4.右叶下面右侧部;
5.方叶淋巴管等。它们最后均注入肝淋巴结一最后入腹腔淋巴结,少数汇入主动脉前淋巴结等。了解上述淋巴管回流途径,有助于鉴别诊断肝的炎症,肿瘤转移至胸;腹腔器官所产生的症状和位置。
(三)肝脏深层淋巴管
肝的深层淋巴管多半沿门静脉的分支分布,由深面浅出走至肝门,然后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肝胃韧带内下行,注入肝门淋巴结,贲门淋巴结及胃胰淋巴结;最后汇入腹腔淋巴结。
肝的浅、深层淋巴管经多种途径汇入腹腔淋巴结后,经肠干注入乳糜池(在第12胸椎和第1腰椎的右侧)入脑导管。只有少数淋巴管伴下腔静脉穿过膈的腔静脉孔,注入膈上淋巴结。
(四)肝段与肝淋巴管的关系
近年根据肝固有动脉、门静脉及肝管在肝内的分布关系,对肝各段与肝淋巴管关系的研究认为,在肝内各段的淋巴管间相互交通,在肝外也相吻合。所以不能按肝段区分淋巴管,肝各部的淋巴管的分布与肝段并不一致。我国学者根据肝各部淋巴管走向将肝分为九区,每区与肝段也不相符。普遍认为肝的淋巴管所注入的一级局部淋巴结主要的分布有五群。即肝淋巴结,腹腔淋巴结,胰十二指肠后上淋巴结,主动脉、腔静脉间淋巴结,膈上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