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妇科 >> 妇科病 >> 宫颈疾病 >> 子宫肌瘤 >> 子宫肌瘤相关搜索

多发性子宫肌瘤

http://zhuanti.qm120.com 2007-10-16 13:22:19

关键词: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 35~50岁。据资料统计,35岁以上妇女约20%发生子宫肌瘤,但多数患者因肌瘤小、无症状,而未能发现,临床上报 告肌瘤发生率仅在 4~11%之间。

子宫肌瘤的病因

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有关。

(一)偶见于初潮后妇女,多见于中年妇女,绝经后肌瘤多停止生长并逐渐萎缩;

(二)肌瘤多并发子宫内膜增生;

(三)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可分泌雌激素)患者常合并子宫肌瘤;

(四)妊娠时雌激素水平增高,肌瘤多迅速增大;

(五)外源性雌激素可加速肌瘤生长。

子宫肌瘤的分类

肌瘤原发于子宫肌层,当继续增大时可向不同方向发展,根据肌瘤所在子宫的不同部 位,而分为以下几类:

1.肌壁间肌瘤

肌瘤位于肌壁内,周围均为肌层所包围,初发病时多为此类肌瘤,故最常见,约占 60~70%。

2.浆膜下肌瘤

肌壁间肌瘤向浆膜而发展,并突出于子宫表面,与浆膜层直接接触,约占 20%。如突入阔韧带两叶之间生长,即为阔韧带内肌瘤。

3.粘膜下肌瘤

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内生长,突出于子宫腔内,与粘膜层直接接触,约占 10%。此瘤可使子宫腔逐渐增大变形,并常有蒂与子宫相连,如蒂长可堵住子宫颈口或脱出于阴道内。

4.子宫颈肌瘤

较少见,肌瘤在子宫颈部位生长,因生长部位低,可嵌顿于盆腔内,产生压迫症状, 手术切除困难,易损伤输尿管、膀胱。

子宫肌瘤常为多发性,并且以上不同类型肌瘤可同时发生在同一子宫上,称为多发性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的发展

由于肌瘤生长较快,当供血不良时,可以发生不同变性。肌瘤愈大,缺血愈严重,则 继发变性愈多。

1.良性变

⑴透明变性(玻璃样变)

因肌瘤生长迅速,造成相对供血不足,使部分组织水肿变软,旋涡状结构消失,代之以均匀的透明样物质,巨检时易与肉瘤变性相混淆,光镜下看不到细胞结构,病变部分为无结构的均匀伊红域。

⑵囊性变

为透明变性进一步发展所致,在透明变性的基础上供血不足,使变性区域内组织液化,形成内含胶冻样或透明液体之囊腔,整个肌瘤质软如囊肿。

⑶坏死

由于瘤蒂扭转或重度感染而形成,肌瘤中央部位距供血较远,最易发生坏死。组织呈 灰黄色,柔软而脆,也可形成小腔隙。

⑷感染

多见于粘膜下肌瘤突入阴道者,供血受阻,发生坏死,继以感染;也有少数患者因盆 腔有感染病灶,多累及子宫肌瘤。

⑸脂肪变性

常在透明变性后期或坏死后发生,也可能系肌瘤间质化生而形成脂肪组织。质软,易 使诊为肉瘤。光镜下见肌细胞内有空泡,脂肪染色阳性。

⑹红色样变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肌瘤坏死,多见于单一较大的壁间肌瘤,常发生于妊娠或产褥期,可能与局部组织缺血、梗死、瘀血、血栓阻塞,而致局部组织出血、溶血有关,使血液渗入 瘤体,肉眼见肌瘤呈红色,似生牛肉状,完全失去原旋涡状结构。

2.恶性变

肉瘤变性约有 0.5~1%的子宫肌瘤恶变为肉瘤,多见于年龄大,肌瘤较大且生长快者,特别是绝经后肌瘤增长迅速或绝经后再出现的肌瘤患者。机制不详。肉瘤病变区域组织灰黄, 质软如生鱼肉样。

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子宫肌瘤的典型症状为月经过多与继发贫血,也有一些患者可无自觉症状。肌瘤的症

状一般与股瘤生长部位、大小有密切关系。

(一)月经增多

多发生于粘膜下及肌壁间肌瘤,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引起流血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因雌激素作用至子宫内膜增生,肌瘤妨碍子宫 收缩,并影响血循环而使内膜充血。由于长期流血,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二)下腹部包块

当浆膜下或壁间肌瘤增大超越盆腔时,患者多能自己扪及包块而去医院就诊,可伴有 下坠感。

(三)压迫症状

位于宫体下部及宫颈的肌瘤,如嵌顿于盆腔内,可压迫盆腔组织及神经,引起下腹坠痛及腰背部酸痛。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长,可压迫膀胱、尿道或直肠,引起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或便秘。当肌瘤向两侧生长,则形成阔韧带肌瘤,其压迫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或 肾盂积水;如压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肿。

(四)疼痛

比较少见,除因盆腔神经受压有疼痛外,带蒂的粘膜下肌瘤在宫腔内引起宫缩而产生疼痛,当肌瘤阻塞宫颈管,妨碍经血外流,可引起痛经。当带蒂的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或

发生于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或感染时,均可引起较剧烈之腹痛。

(五)对妊娠及分娩的影响

浆膜下肌瘤一般不影响受孕,当位于子宫角的壁间肌瘤压迫输卵管间质部以及粘膜下肌瘤引起子宫内膜感染,肌瘤并发子宫内膜增生时,均可引起不孕。若能受孕,有时可因供血不足或宫腔变窄而妨碍胎儿发育,引起流产及早产。当妊娠足月时,尚可因宫腔变形至胎 位不正,且肌瘤可妨碍宫缩,引起难产及产后出血等。

子宫肌瘤的诊断

(一)病史 

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下腹部包块史等。

(二)妇科检查 

发现子宫不规则增大或均匀性增大,如浆膜下肌瘤在子宫表面可扪及单个或数个结节状突起,质硬;粘膜下肌瘤有时可使宫口开大,并通过宫口触到宫腔内肌 瘤的下端;如悬垂于阴道内,可看到瘤体并触摸到其蒂部。

(三)辅助检查 

较小的肌瘤,尤其是粘膜下肌瘤,仅靠妇科检查诊断比较困难。 B型超声可以较明确显示肌瘤大小及部位;是诊断子宫肌瘤主要手段之一;诊断性刮宫可以感觉到内膜有突起或明显不平,通过以上检查,诊断一般无困难。对肌瘤增长速或绝经后仍 继续增大,由硬变软者,应考虑有恶变之可能。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