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因子
http://zhuanti.qm120.com 2007-11-21 15:30:02
中文名称: 类风湿因子
英文名称: RF
化验介绍: RF是一种自身抗体,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检查类风湿因子可以辅助诊断类风湿等疾病。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80%的没有经过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80%的皮肌炎病人,80%的硬皮病、恶性贫血病人,53%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75%的自身免疫性贫血患者,60%的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
(2)高丙球蛋白血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冷球蛋白血症、白血病、亚急性心内膜炎也可出现阳生。
(3)7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1-4%的正常人胶乳试验可以出现弱阳性反应。
参 考 值: 胶乳凝集试验:阴性致敏羊血球凝试验:〈1:8ELISA法:〈2.8U/ml
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存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及一些与免疫有关的慢性疾病如肝硬化、结节病、麻风、血吸虫病。类风湿因子阳性的人不一定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反之,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类风湿性因子阳性者只占52~92,也就是说,即使类风湿性因子阴性,也不能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所以,类风湿性因子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能划等号。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青壮年时期发病居多,尤其是女性。此病早期的特征性表现为两侧手指小关节晨僵,随后逐渐累及全身关节,呈现关节肿痛、畸形等症状。类风湿性因子仍不失为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辅助方法,但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及其它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才有意义。
类风湿因子是存在于血清中的一种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因最初多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中发现,故此命名。现已证实,类风湿因子是人体产生的一种针对体内变性免疫球蛋白(1gG)的一种抗体,即也是一种自身抗体。它与IgG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体内各处的沉着是引起关节局部病变和关节外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大约80%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
类风湿因子不仅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还可见于以下情况:
(1)2%一5%的正常人及10%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
(2)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流感、肝炎等。
(3)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4)其他风湿性疾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5)寄生虫感染:疟疾等。
(6)其他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性疾病。
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取决于检测方法及划分阴性、阳性的标准。类风湿因子阳性不能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唯一标准。
类风湿因子包括IgG、IgM、IgA等。目前各实验室多以检测IgM型类风湿因子为主,而对IgG、IgA型(约占20%一30%)尚无可靠的检测手段,故IgG、IgA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中的类风湿因子可表现为阴性,也就是说类风湿因子阴性并不能否定类风湿性关节炎。
但是,如果患者类风湿因子多次连续检测阳性,或多种检测方法均为阳性,且滴度较高,此时尽管其他诊断条件尚不充分,也应密切随访,以免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