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流行性出血热及其预防
http://zhuanti.qm120.com 2008-07-17 14:37:16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鼠类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接触带病毒鼠的新鲜排泄物,病毒就可通过损伤的皮肤侵入到体内感染;人吃了带病毒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和水,也会感染生病。流行性出血热无论**都易感染,其中青壮年发病的较多。
流行性出血热起病急、发冷、高热,体温常达39至40摄氏度,最高可达42摄氏度,持续3—7天;患者常极度疲乏,并伴有剧烈头痛、腰痛、眼眶痛,有时全身疼痛;不思饮食、昏睡、眼帘水肿,像喝醉酒一样。起病后2—3天,软腭、眼球结膜等粘膜及腋下、胸部、背部等部位皮下出现出血点等。部分病人还发生休克、烦躁等症状。在流行区,如有上述症状的病人,应立即请医生就地或就近诊治,尽量避免搬运。发高烧时,切忌滥用解热药,以防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患者病情严重时,可因休克、大出血、尿毒症或水电解质紊乱引起死亡。
预防此病主要采取以灭鼠、杀虫为重点的综合性措施。急性期患者传染性大,应该隔离至急性症状消失为止;接触病人的人应该戴口罩。同时,还可采用敌敌畏喷洒灭螨、防螨,加强个人防护;野外住宿时应该选择地势高和干燥的地方。
流行性出血热起病急、发冷、高热,体温常达39至40摄氏度,最高可达42摄氏度,持续3—7天;患者常极度疲乏,并伴有剧烈头痛、腰痛、眼眶痛,有时全身疼痛;不思饮食、昏睡、眼帘水肿,像喝醉酒一样。起病后2—3天,软腭、眼球结膜等粘膜及腋下、胸部、背部等部位皮下出现出血点等。部分病人还发生休克、烦躁等症状。在流行区,如有上述症状的病人,应立即请医生就地或就近诊治,尽量避免搬运。发高烧时,切忌滥用解热药,以防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患者病情严重时,可因休克、大出血、尿毒症或水电解质紊乱引起死亡。
预防此病主要采取以灭鼠、杀虫为重点的综合性措施。急性期患者传染性大,应该隔离至急性症状消失为止;接触病人的人应该戴口罩。同时,还可采用敌敌畏喷洒灭螨、防螨,加强个人防护;野外住宿时应该选择地势高和干燥的地方。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