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传染 >> 霍乱 >> 霍乱相关搜索

霍乱病

http://zhuanti.qm120.com 2007-12-14 17:29:20

关键词:霍乱

霍乱病的概述
                根据多年达到的防治实践和深入研究,我国发现O1群霍乱弧菌埃尔托生物型可区分为两类菌株,即流行株(Epidemigenic
            strain)和非流行株(Non-dqidemigenic
            strain)。这两类菌株在致病力、分了遗传学特征和引起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面均有显著不同。流行株的致病力强,具有引起流行和大流行的潜力;非流行株存在于自然水体中,一般不致病或仅引起散发的腹泻病例。流行株具有特征性的染色体DNA酶切图谱,与非流行株的酶谱截然不同。CT基因检测证明,流行株与非流行株存在有与没有CT基因的根本区别。
               
            按噬菌体-生物分型(Phage-biotyping)区分两类菌株具有分子遗传学基础。业已证明1961年从印尼传出的埃尔托型霍乱弧菌以及在世界大流行中自亚洲拉美各大洲分离的病人菌株均为流行株,而1905年的埃尔托弧菌原始株,1960年泰国乌汶株以及来自各地自然水体中的埃尔托菌株为非流行株。CT基因检测也可区分两类菌株。在霍乱防制工作中,按两类菌株采取区别对待的策略和措施,集中力量加强对流行株进行监测和控制;对非流行株则按一般腹泻病处理,不仅提高防制效果,而且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霍乱弧菌在通过胃到达小肠后,粘附于小肠粘膜表面,在肠腔的碱性环境中迅速繁殖并产生霍乱毒素,毒素作用于小肠粘膜,引起肠液的大量分泌。因此,重症霍乱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腹泻、呕吐、脱水、循环衰竭及代谢性酸中毒等。如抢救不及时或不得当,可于发病后数小时至十数小时内死亡。临床上可按病人的脱水与循环衰竭程度将其区分为轻、中、重三型。
               
            霍乱的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及病原学检查等三个方面结合判断。但因腹泻病因复杂,特别是霍乱轻型病例的症状和体征很不典型,不易与其他病因引起的腹泻相区别,因此,对首发或首批病例的确诊中必须有病原学检查作为依据。
               
            治疗中、重型病例的主要措施是及时、足量地补充已丧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纠正脱水、酸中毒,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低钾综合征等。一般脱水病例口服含电解质和葡萄糖的口服补液盐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使用抗菌药物,对减少腹泻量、缩短排菌期及降低病后带菌率有一定效果。
               
            霍乱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带菌者和轻症病人远较典型(中、重型)病人为多。这在埃尔托霍乱尤为突出。这说明埃尔托霍乱更具隐蔽性,控制和消除的难度也更大。这也可能是埃尔托霍乱世界大流行迄今未能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霍乱弧菌可在某些水生动植物中生存,致使水体成为霍乱弧菌的重要贮存场所。人群对霍乱普遍易感,病后虽可产生比较稳固的免疫力,但再次感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至于预防接种,由于霍乱死菌苗的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在新的高效菌苗问世前,将不再推行原有霍乱死菌苗的预防接种。
               
            本病流行地区多见于沿海,但内陆地区也可发生。流行高峰常见于7~10月。农民、渔民、船民与沿河居民发病较多。基本流行形式有暴发和散发两类。借交通(海、陆、空)往来,通过病人、带菌者和染菌食物等常可造成远程传播。自然因素虽是影响本病流行过程的重要条件,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社会因素。
               
            鉴于我国各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广大农村公共卫生设施还有待完善,加之目前国内外交往日益频繁,人群流动量日益增多,以及一些地方如建筑工地、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等处的生活环境甚差等情况,使霍乱发生或流行的潜在威胁经常存在。因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大力加强预防工作,常备不懈,以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本病的目的。
               
            根据霍乱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多年的防治经验,当前针对本病的关键性措施主要是:(1)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原则,制订规划,加速水改粪管步伐,特别是加速一些重点地区的水改粪管工作,以保证群众能饮用安全卫生的水;(2)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加强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3)结合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防病知识水平;(4)建立健全腹泻病门诊和疫情监测网,早期发现病人和带菌者;(5)本着”早、小、严、实”的原则,认真处理好疫点和疫区。此外,还可结合各地具体情况,进一步落实其他有关措施,如垃圾污物的无害化处理、消除苍蝇孳生地、国境卫生检疫和国内交通卫生检疫以及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等,以逐步消除本病在当地赖以发生和流行的种种因素。总之,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只要认真贯彻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坚决落实已有的各项防制措施,霍乱不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而且即使发生病例或流行,也完全有办法将其控制乃至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将其消除,我们应对此充满信心,并做出应有的努力。

            霍乱病原体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历次较广泛的流行或暴发多与水体被污染有关。因为水,特别是江河水、沟渠水、池塘水、浅井水和港湾水等极易受到粪便、污物等的污染,如洗涤病人衣物、倾倒吐泻物,船上渔民排泄物直接下水以及通过河道运粪等。因此,霍乱流行期间
            
            ,在病人附近的水体中常可查到病原体。 

               
            此外,霍乱弧菌在水中存活时间较长,有些菌株还可以在水中越冬。所以一次污染后有可能使水体较长时间保持传播能力。水栖动物被污染后,霍乱弧菌有可能在其体内存活较长的时间并继续污染水体。我国广大农村的改水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加以夏秋季节有人经常饮用生水,用生水漱口、洗刷食具、浸洗蔬菜、瓜果、水产品等生冷食品,都可以增加经水感染的机会。
            

                经水传播的特点是常呈现暴发,病人多沿被污染的水体分布,在人群免疫水平较高的地区,也可断续出现散发病例。 

                除水之外,经食物、苍蝇等都可引起霍乱传播。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