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内科 >> 消化 >> 其他 >>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的病原学

http://zhuanti.qm120.com 2008-06-11 17:51:48

关键词: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病原学】

      滋养体:形状似纵切、倒置的半个梨形,大小为(9.5-21)µm×(5-15)µm×(2-4)µm,前断宽钝,后端尖细,两侧对称,侧面观背面隆起,腹面扁平,其前半部有一个很大的向内凹陷的腹吸盘,其直径略小于纵轴的1/2。在吸盘的背侧有一对卵圆形的泡状细胞核,过去认为2个细胞核内各有一个核仁。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核内并无核仁结构。虫体共有前、腹、后侧和尾鞭毛4对,均由位于两核间靠前端的基体(basal body)发出。一对前鞭毛由此向前伸出体外,其余3对发出后在两核间沿轴柱分别向体两侧,腹侧和尾部伸出体外,1对平行的轴柱沿中线由前向后连接尾鞭毛,将虫体平均分为两半。1对呈爪锤状的中体(median body)与轴柱1/2处相交。鲜活虫体借助鞭毛不停地摆动,虫体作翻滚运动。腹鞭毛摆动产生的液流可提供吸盘产生吸附的动力。

      包囊:呈椭圆形,囊壁较厚。包囊大小约(8-12)µm ×(7-10)µm ,与虫体间有明显的空隙,未成熟包囊有2个核,成熟包囊有4个核,胞质内可见中体和鞭毛的早期结构,铁苏木素染色后囊壁透明无色,虫体蓝色,蓝染的细胞核和残留的鞭显可见。碘染色后囊壁不着色;虫体呈棕黄色或黄色。

      生活史:滋养体主要寄生人的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但有时也有胆囊内,利用吸盘吸附于肠壁,以纵二分裂法繁殖。在某种不利情况下,包囊开始出现于回肠之下段及大肠。在囊壁内虫体分裂为2个,但有时也进行复分裂。一般在硬度正常的粪便中只能查到包囊。滋养体可在腹泻时发现。感染方式主要是因为吞食成熟四核包囊,被吞食的包囊经胃酸作用,在十二指肠脱囊而成滋养体,包囊的抵抗力很强。据统计,一次腹泻粪便中滋养体可超过140亿个,在一次正常粪便可有包囊3亿个,另有人统计一昼夜可排包囊9亿个。

      【流行病学】

      蓝氏贾第鞭毛虫流行遍布全世界,以热带和亚热带为最多,也是我国人体常见的寄生原虫。由于调查的时间和采用的检查方法不同,所得的感染率有所差别。根据最近的资料,北京和甘肃,粪检结果为2.7%,而用ELISA法则为12.8%。浙江乐清县粪检为2.5%,辽宁朝阳市农民粪检为6.1%,沈阳为12.5%。世界感染率1~30%。多数散在发病,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引起暴发流行。前苏闻感染率较高,如英、美等许多国家因旅游前苏联而感染。

      人是主要的传染源,尤其携带包囊者,往往一人带包囊全家感染,国内外均有记载。包囊是传播的主要环节,人因吞食被包囊污染的水和食物而感染。包囊在外界抵抗力较强,从冷冻蚀刻复形法的透射电镜观察,将包囊壁劈开,显示囊壁内千余层板状膜结构所组成,表明包囊在外界具有很强的自身保护作用。包囊在潮湿的粪便里能存活3周,在水里能存活5周,在经氯化消毒后的水里也可活2~3天,但在50℃或干燥环境中很容易死亡。包囊在苍蝇消化道可活24小时,在蟑螂消化道内经12天仍有活力。由于粪便中包囊的数量大,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强,感染方式简单,故本虫流行分布广泛。有人报告,在美国发现水獭可带包囊,并发现牛、马、羊、狼和犬等也有此虫,在流行病学上可能有一定的意义,应予以重视。

      贾第虫是通过“粪-口”感染的,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水源污染:贾第虫包囊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一些常用的消毒剂在标准浓度下对包囊并无杀灭作用,臭氧和卤素对包囊虽有轻度杀伤力,但为消毒而溶于自来水的绿气浓度达不到杀死包囊的目的。所以生饮自来水是不可靠的。水源的污染主要来自人、动物的粪便和污水,自来水管因日久失修造成的与污水管相互沟通,或因管壁渗漏将污水吸入管内也是造成包囊污染的原因。

      2.不正常的:这种传播方式已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者的方式,常导致包囊的间接“粪-口”感染。

      3.食物污染:食物的污染主要来自食物的加工者或管理者中,有人是贾第虫的携带者。此外,在儿童中间相互分享贾第虫污染的食物或水果。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