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 内科 >> 消化 >> 其他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性肝炎发病机制探明

http://zhuanti.qm120.com 2008-06-06 16:13:03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人民医院负责实施的研究课题“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过程中血清内毒素含量的变化”。目前结题,该研究的论文已经发表在《中华肝脏病杂志》第二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存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有学者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实验显示,内毒素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炎的发病有关。因此,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人民医院范建高博士以此为目的,通过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大鼠外周血内毒素水平及其与肝脏病理学的关系,探讨内毒素血症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

  他们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同期设正常饮食组作为对照。腹主动脉采血,测定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肝组织切片行溶菌酶、CD1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实验中,他们成功建立大鼠NASH伴肝纤维化模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外周血内毒素水平仅在24周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阶段明显升高,而4周起肝组织CD14表达就上调,溶菌酶阳性的库普弗细胞被激活,并随着实验的进展更加明显。

  范博士认为,在他们的研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时存在内毒素性肝损伤,内毒素激活肝脏库普弗细胞以及促使TNFα等细胞因子释放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机制之一。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