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推波助“癌”
http://zhuanti.qm120.com 2005-11-28 18:58:30
“健康·家园”刊登的“西方饮食‘入侵’大肠无法承受之‘高’”一文,在读者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同时也有读者朋友来电询问:除了饮食的问题,引起大肠癌的因素还有哪些?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世荣教授。
李教授认为,现在在年轻人中尤其是从事“座位”工作人群中高发的便秘,对大肠癌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更令人不安的是大肠癌经常“欺负”自家人。
便秘不光难受也会助癌
在中国,据估计每10个人当中就会有1人受便秘影响,尤其是年轻女性,便秘的患病率正在明显增加。便秘是指便次太少或排便困难、便干等表现而言。便秘会不会增加大肠癌的机会呢?
李世荣主任作了详细解释,人的粪便中含有一种致癌物,医学上称为“二级胆酸”,它来源于肝脏分泌的胆汁,并驻留于粪便中,便秘者肠腔中的“二级胆酸”长期与肠粘膜接触,便增加了其不断刺激粘膜的机会。从这个角度讲,便秘者易于诱发大肠癌。当然,粪便中除了“二级胆酸”以外,还有许多被消化以后的食物残渣和细菌。细菌产生的毒素以及被细菌酵解的有毒产物,由于便秘而长时间停留在肠腔,对肠粘膜的刺激和部分水溶性物质的吸收均对人体有不利的影响。为此,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防止便秘的发生,在大肠癌的预防上也有一定意义。
据美国《流行病学》最新报道:美国医学家对大肠癌患者和非大肠癌患者的对比调查发现,有便秘史者的大肠癌发病率是正常人的四倍多。
大肠癌也是“窝里横”
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大多数疾病均有遗传因素的影响。除外伤外,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受环境和遗传两个因素的影响,只不过有些疾病受环境因素影响更多,另一些疾病受遗传因素作用更突出而矣。李主任说,大肠癌也不例外,一个人的亲属中有大肠癌病人,那么他在一定条件下,如长时间进食高蛋白、高脂肪、少纤维(精米、细粮)的食物等,便有更多机会发生大肠癌,这种机会比一般人高2~4倍。当然,大肠癌的发生也不是简单的1+1=2(遗传+高脂肪饮食=大肠癌),而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长时间致癌因素累积的过程。若亲属,特别是直系亲属中有大肠癌病人时,家族中每一个成员都要定期接受相关检查。必要时还要进行治疗,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尽管所有的大肠癌都受遗传因素影响,但遗传力度不一样。李主任介绍说,有两种大肠癌遗传的力度很大:第一种医学上称为“家族性腺瘤肉病”,第二种叫作“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不过它们在大肠癌中只占极少数,前者占1%,后者占8%。另一种称为“散发性大肠癌”(首发),约占大肠癌的70%以上,这种大肠癌一般在45岁以下发病,其发病年龄越低,亲属的发病率就越高。
据介绍,大肠癌的主要症状是便血,其次是腹泻、贫血、腹痛、体重下降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上述症状多出现于中、晚期大肠癌患者,早期癌大多无任何症状,只能通过定期健康检查(普查)才能发现,普查发现的早期癌甚至可以在肠镜下切除,不需要剖腹手术。对于绝大多数参加普查的人来说,只要做三次简单的粪便化验,看看粪便中是否有眼睛看不见的血(医学上称“隐血”)。如果有这种“隐血”,则需要做结肠镜检查,以进一步确定出血的原因是肠癌,还是痔疮、结肠炎、息肉。尤其是嗜食肉者、嗜熏烤食物者、大量饮酒者、便秘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肠息肉患者以及有家族史者等高危人群更应注意定期检查。